何況沙羨一戰,劉表還派出了強大的援軍。結果也只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奸滑的三郡官員們早已在心中下了決定,與其拼命戰死,還不如投降江南,繼續做自己的太守之職。
北路大軍辛苦了兩個月的領先優勢,旦夕之間就被李儒追成了平手。如此一來,反而是在沙羨一直按兵不動的南路軍。離得襄陽更近了一些。
正在魯陽。葉縣一帶休整的高順與郭嘉在聽到這個訊息時,郭嘉長笑一聲:“有意思,真是有意思,這不戰而屈人之兵之計果然高明非常,李軍師真乃妙人也!”
深感棋逢對手的郭嘉,立即發動了準備已久的攻擊行動。
對著主將高順說道:“高將軍,馬上下令大軍攻擊前進,一定要在南路軍之前趕到襄陽。若有頑抗不降者立即全力攻擊,務必三日之內破城。
如若三日不能攻破,那就暫且放過。只要等咱們打下了襄陽。再回頭來掃清這些頑固城池,自然會輕易許多!”
高順肅然點頭:“此計甚好,不過軍師,此去襄陽有東西兩條路。東路是咱們來時的官道。且多數城池都已經被咱們攻下,陸上行進是沒有問題!大軍必能快速南下。
大軍打下最後未降的新野,棗陽也不會甚難。
不過待到了襄江,只怕咱們會在襄陽城外寬闊的襄江上,對上荊州的水軍精銳主力。據斥候回報,那裡至少有著三萬荊州水軍,大小船隻六千條。
如今周公瑾的水軍,正在全力攻打退入雲夢澤的荊州水軍,怕是不能給咱們多少支援。沒有水軍的支援,咱們要過江怕是會很難啊!”
郭嘉指指高順微笑道:“哈哈!高將軍。你其實亦已經想到了另一條近路吧!
不如讓本軍師代將軍說出來吧!將軍的西路是準備讓大軍繞過淯水上游,沿著宛城,鄭城,樊城一路南下。
待到達襄江上游之後,尋找水淺之處,就可以方便的搭建浮橋。有了浮橋的助力,大軍必然能夠輕鬆的打過江去。哈哈,高將軍果然是主公看重的大將之才,計劃的十分周詳啊!”
見郭嘉說出自己的真實計劃,高順輕輕的吐口氣。有些擔心的說道:“祭酒高才,比本將想得更細了。只是走這條路,本將還有些疑問,這一路上的城池都不在我軍手中,怕是會有意外。
再則軒轅山下的陽人城外。山高路險,地勢險要。不便於大軍行進。反而便於敵軍埋伏。就怕劉表會派大軍在此伏擊,那咱們拉長的隊伍可就顧不了頭尾,會損失重大。
若是從此行軍,未免有些冒險了。故而本將以為,還是走東邊的大路。過新野之後,等周公瑾的水軍為咱們開啟水路為好!”
郭嘉有些不以為然的笑道:“哈哈,高將軍此言差矣!你做戰沉穩,嘉亦心服。不過宛城的與其他數城的世家大戶皆有信來,願為我軍內應。
特別是宛城的守將,更是年前就送來了願向我軍投靠的密信。若是本軍師所料不差,反而是這一路進軍速度能更快,而且,還不必等公瑾的水軍。
高將軍!行軍作戰又怎能不冒風險,不過只要咱們行軍途中小心行動。向四周多派斥候打探,又有什麼可怕的呢?本軍師以為,還是走西路,在主公來到之前到達襄陽城下為好!”
聽到郭嘉的分析,高順沉默下來,靜靜的想到:“這倒也是,若是能多派斥候,敵軍必然無所遁形。敵軍沒有了埋伏,只是正面作戰,陷陣營哪裡會有敵手。
先於主公到達襄陽,這可是大功一件了。說不定,能一舉攻下襄陽也未可知,劉表在城中的五萬大軍,面對陷陣營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若是等那周公瑾,還不知道會等到何時。
軍師說的是,就冒這一回險吧!再說只要多加一些小心,這西路也不算很險。”
主將與軍師都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副將孫河與魏延就算是有疑問,也只能放在肚裡。何況兩人皆是喜好冒險之徒。軍師郭嘉的計劃正合兩人的胃口,又怎麼可能有異議。
斥候源源不斷的回報,讓郭嘉鬆了一口氣。向南攻擊的路上,比起之前的北上,應該要輕鬆的多。此時絕大多數的縣城,在聽說了黃祖一族的下場之後,都是積極的選擇了投降。
甚至有些家族已經暗中派來了信使,與郭嘉接觸起來。反正劉表的真正核心實力都已經退縮到了襄陽,留在各地的多是各縣本地的世家。
在張羨官居原職的樣板下,根本沒有人會想要與江南軍死拼的意志。
然而計劃不如變化。原本在郭嘉的計劃中最順利的一條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