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3 / 4)

小說:重生孫策 作者:西門線上

思,孫策也感到有些吃驚。自己是有著後世的知識,知道這個時代的缺陷在什麼地方,但周瑜只憑著自己的幾句話,就能想到這麼多東西。

並且想通自己話中的最終含義,這江東第一才子之名,果然不是吹噓出來的。

孫策驚喜的看著周瑜,欣喜的說道:“公瑾果是智者,實是為兄的知音啊!不過咱們要改變這個世道,何必用太過激烈的手段。只要讓舒縣的制書廠,多多的印製各種學派的經典。

向著天下廣為傳播出去,讓天下所有識字的人都能有書讀。

加上陳群將要推行的科舉,只要十到二十年,天下自然會有一個巨大的改變。

到時只要官府稍加推動,儒家再想要一家獨大那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文化滲透了。

不過不論在學術上是由一家獨唱也好,百家爭鳴也罷,咱們必須將軍權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只有槍桿子才是推行一切王道的保障,槍桿子裡出政權啊!”

周瑜眼光閃閃的看著自己的兄長,回味良久才輕聲道:“槍桿子裡出政權!兄長此言雖然略顯粗淺,卻實在是致理啊!瑜受教了!”

孫策哈哈大笑,心中卻是理所當然的想著:“這句話可是一代偉人,根據幾千年的人類文明與戰爭史歸結出來的名言,又怎麼會無理呢!”

當孫靜等人到達舒縣數日之後,孫策辭別了依依不捨的家人。帶著新加入隊伍,鬥志高昂的張飛,孫翊、孫瑜向著沙羨奔去。

在歷史上,孫瑜與他的父親一樣,在孫家算是個忠義之人。所以這次三叔家的兒子裡,只帶了他一個。

而在沙羨,那裡有著休息了一冬,鬥志已經完全恢復過來的數萬大軍,在躍躍欲試的等著主將的歸來。

掩藏了對戰死的戰友們的哀傷之後,將士們已經被北路軍不斷傳來的勝利戰報,刺激的再次熱血沸騰起來。將士本就是為了戰死沙場的,若是怕死的就不會是陷陣營的將士了。

而當孫策回到沙羨之時,就代表著荊州之戰將要進入最後的階段,也表示著劉表集團覆滅在即。

對於如今的江南軍來說,充足的糧草軍備,供應總數不到十萬人的大軍根本是輕鬆之極。而在南路大軍休整、過年的三個月裡,不論是星火營還是宣傳隊都沒有片刻的停歇。

當孫策等人一路急行,回到營中之時。留守的李儒報上的第一個好訊息就是,長沙太守張羨透過族人轉手醫護營的張機醫生,送來了降書。

只要能讓他繼續做太守,張羨就甘願投降江南軍。李儒在收到張羨的降書之後,做了一件很是奇怪的事,素來謹慎的他,一不小心之下,就將張羨投降的秘密洩漏了出去。

當張羨知道這個訊息之時,似乎全荊州的軍民將士,都已經知道了他向江南軍獻了降書。張羨已經是騎虎難下的局面。

感覺被出賣的張羨,在太守府中大罵了三日江南軍的無恥行徑。但當他面對劉表派來的使者那咄咄逼人的責問時。在桓階在一旁推波助瀾的勸說之後,張羨最終不得不選擇投降江南軍。

在素來對他有所疑忌的劉表壓迫之下,他已經無路可走。當然最後他還是如願以償的繼續做他的長沙太守。這也算是李儒對這個半強迫投降的敵將的一點安慰。

當劉表聽到張羨真的降了江南軍的訊息時,甚至一度想要趁張羨剛剛投降,而江南軍還沒有兵臨城下,派出大軍反攻長沙。

但卻被已經心神惶惶的手下們堅決的拒絕了,除了大將文聘力主出戰外,其他包括水陸大都督蔡瑁在內的文武將領,都覺得還是想法守住襄陽才是當務之急。

主戰派的文聘堅定認為,在當今局勢糜爛之下。只有將張羨迅速拿下,才能殺雞儆猴,讓其他的郡縣不敢輕舉妄動。

而且文聘認為只要給他三萬大軍,他就有充分的信心在半月之內消滅張羨,並趕回襄陽。江南軍動作再快,也不可能在半月之內合圍襄陽。

其實在文聘心中沒有說出來的設想是:“就算江南軍圍了襄陽,自己的三萬大軍在側牽制,他們也不敢全力攻城,這樣的戰術效果反而更佳。”

但是家在襄陽的將領們,卻都認為:“只要襄陽守住了,其他的郡縣遲早都能收復。下面的那些太守縣令們都不過是些牆頭草而已。不值得調出大半軍力去做此事。

因為若是文聘帶走了三萬人馬,襄陽城中的防衛力量,就只剩下一萬餘人。而城外的三萬水軍又不能調入城裡,除非放棄所有的大小船隻。

這讓水軍出身的蔡瑁怎麼可能捨得,在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