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入我江南版圖何況如今咱們在日南還有為數三千的精銳伏兵上下夾攻之下;交州輕易可定;士卒們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若是先出兵益州。不論能不能攻下益州。等我軍回師之時;士家必然已經全據交州。屆時他只需將蒼梧太守吳巨一併趕出交州。
並如秦時趙陀一般;派重兵封鎖五嶺間的四道雄關;反叛也好;自立為王也罷。我軍想要再攻打交州。必然難度大增。”
聽到軍師祭酒的一番解說;眾將頓時都已經明白過來。說起來。如今的交州;只有當初劉表所派的吳巨還能算是半個內應。
打仗攻關有內應與沒有內應那損失可就差得太遠了。要知道當初伏波將軍路博德;強行攻陷陽山關之時;可是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代價。
如今就算江南軍的裝備更精良;可能避免的傷亡又為什麼不避免呢。益州反正總是那個樣子。山不會倒;防守也不會變得更好;反倒真是可以緩攻。
見眾將基本上已經統一了認識;周瑜接著說道:“我軍要攻打交州;必然要出動大軍。
不過袁術手下潰敗出來的陳蘭與雷緒、梅乾等人;聚眾數萬在江淮一帶殺害吏民;擄掠百姓;惹得民怨極大。
不過曹軍如今要全力向北方聚集備戰;佔據壽春的不過只有三千左右的普通郡兵。並無征剿的匪患的實力。我軍還要派出一部人馬;與曹軍配合將之清剿才是。
不然若是他們趁我州郡空虛;四處騷擾民間;對我們必有損害再說掃平他們;也能給江南多增加些屯田兵卒
故而我與祭酒商議;由徐逸將軍;李軍師帶三千陷陣營精兵;配合各地郡兵出征江淮;徹底掃平匪患”
對於最為信任的周瑜、郭嘉兩人的分析與安排;孫策當然沒有異議;只是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說到交州;孫策突然想起一人;向著眾將問道:“諸君;可有人知曉步騭、步子山其人?”
聽到主公突然問出一個陌生的名字;眾人都是私語幾聲;卻沒有一個人能應聲。
見無人回應;孫策也只能無奈的苦笑:“看來這個步騭應當是太過年輕還沒有出顯露出名聲來不過他應該是在建安四年;也就是四年之後;歷史上老孫策死的那年;投的孫權
如今他應該只是帶在吳郡一帶避難的落魄難民吧看來要派人去吳郡;讓諸葛瑾;黃蓋他們認真查訪一番才是
這樣相類似的人才;如今在江南應該還有許多。能早點抓到手裡;比任由他在外飄泊要好的多。
人總是可能會遭遇意外;要是在這個歷史中他沒出現;就遭受意外夭折了;那就實在是太可惜了他可是屬於未來的大漢真正的人才啊”
第十五章 士家存亡
從一個步騭聯想出去;孫策更是想到:“還有顧家的那個顧雍;到現在還沒有什麼訊息。他是在等本總督親自去請他;還是想要繼續觀望下去呢?
吳郡的朱家已經重新回到江南軍之中;至少在攻打吳郡時還是出了許多力氣的。至於顧家;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難道他們真的想要抵抗到底嗎?
至於李儒與徐逸的部曲;趁這次出征;還應該將那陳瑀也收拾了。這麼多年的恩怨;也該有個了結;陳瑀那丁點的實力居然也想要渾水摸魚的來偷襲江南;那不是找死嗎
至於劉表這些個文官;往後就讓他們專心處理政務。軍事會議就不必列席了免得大家看著彷彿是仇人相見一般;只差瞪著紅眼了。”
想定了派人搜尋人才的決定;孫策開始了這一次會議的總結。
下令道:“很好公瑾;傳令給呂蒙命他率新近組建的一萬山地軍;從武陵向交州進發;他所部必須日夜兼程趕到臨賀郡;務必從吳巨手中控制陽山關。
為大軍做好開路先鋒劉景升劉大人所任命的蒼梧太守吳巨;雖說不曾明言投降我軍;卻也不曾拒絕;他就是我軍最好的突破口。
提醒呂蒙此行要小心行事;雖然那吳巨手中不過是三千左右的兵馬。實力與呂蒙也差之甚遠;但是要當心他挑動當地不明真相的百姓。與我軍發生誤會。
好大家都回去吧。此戰的具體任命;片刻之後會張榜公佈哦;文和先生暫且留下”
這幾年來眾將已經習慣了孫策分派命令的方式;要是誰對主公的安排有所不服;那必然就只有留下守城練兵的任務了。徐逸的教訓可算是深刻之極;沒有人會再敢與主公唱對臺戲。
有些猶豫的張繡看了看孫策;又看看依舊平靜的賈詡。有些彷徨起來;不知是走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