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3 / 4)

小說:重生孫策 作者:西門線上

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員。雖然如今徐州有了猛將,看起來安全了不少。

但是猛將們仗著武力看不上本地的世家大族,那世家也不厚著臉皮去舔猛將們的腳底。一切都只能是走著瞧吧。(未完待續。。)

第六十五章孫策回舒縣周瑜上晶山

處理完牛渚的事務,城中繳獲的一切重要的物資,都會在隨後向著秣陵與舒縣調運。所有的鋼鐵都要送去匠營回爐重煉,而兵器戰甲就給了吳景計程車卒,暫時先武裝起來。

等到新的一批戰甲運到了,才會進行全面的換裝。眼下有甲總要比無甲要好。

重要的是江東軍佔領了秣陵,牛渚,就象是在劉繇所佔據的大江南岸打入了一根楔子。劃秦淮河以西的地盤都落入了江東軍的掌握。

而孫策並沒有下令馬上向東繼續發起進攻,幾番戰鬥下來,士卒也有不少的傷亡。除了五千騎兵被派往各地,一邊剿滅流竄的劉繇軍,一邊進行練兵之外。

只有千餘的宣傳隊在劉敏的帶領下,跟隨著騎兵的腳步。對江東軍的政策,進行有組織的大範圍宣傳。他們的目標就是讓貫徹主公的意志,讓所有的揚州人,都理解並擁護江東軍。

宣傳隊除了自身必須的武裝之外,更有裴元紹另外率領著五百輕騎兵隨行保護。這就是孫策設立的三國版武裝工作隊了!

雖然裴元紹的戰馬都是重騎兵們挑剩下來的二等貨色,但怎麼說也是戰馬。執行這樣的輕型保衛任務,無疑還是十分勝任的。

對此新任的騎都尉裴元紹也是十分的滿意,就算是輕騎兵那也是裝備了馬蹬,馬掌,高馬鞍的輕騎兵。在相同數量的對決下,裴元紹相信。自己的五百手下必然是大漢最強的輕騎兵。

其他計程車卒都開始駐紮在秣陵進入休整期。各部的武器防具要換裝,損失計程車卒要補充。數以萬計的俘虜要清理。還要進行統一的洗腦教育。

俘虜們的思想教育透過考試後,才會將老弱送去屯田。青壯的願意加入江東軍的也必須加以選擇。

合格的,先行加入孫賁的預備隊。征戰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有機會進入高順的陷陣營。

除了孫賁接替吳景,統領一大半的軍隊南下平亂外。吳景重新恢復了丹陽太守的身份,開始行使太守的職權。對於老職位,他這個文官卻是熟門熟路的很,馬上就進入了狀態。

江北大軍壓境之下,劉繇的援軍卻根本毫無蹤影。那些見風使舵縣令們輕鬆的再次改換門庭。丹陽郡,在叛離袁術一年後,首先脫離了劉繇的掌握。

如此丹陽與廬江的連線完全被打通。孫策卻這趁著個難得的平靜,帶著衛士們溜回了舒縣。因為他又一次無可奈何的發現自己想家了。

作戰的時候還沒有那個心思,這一停下來,只覺得渾身都閒得發癢。

看看眾將都忙於訓練作戰。閒來無事的孫策,毫不猶豫的帶著趙雲向回趕。連李儒這個老儒生也不甘示弱的跨上了長途賓士的馬背。他也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嬌妻。

秣陵這裡有這麼多大將坐陣,被基本上打殘了的劉繇軍反攻的話,那這些當世名將,就都白頂了這樣的鼎鼎大名了。

而孫策與李儒不在之時。一切軍事都交由周瑜,這個對丹陽十分熟悉的結義兄弟總督。任務只是要在三個月內全面收復丹陽,基本剿滅流寇山賊,就是勝利。

丹陽將是進攻並消滅劉繇的橋頭堡。是孫策平定江東的基地。根基若是不能牢固的掌握,還談什麼未來的發展。

不過丹陽郡中山地極多。山越民族也不少,想要完全剿滅不太實際。只能說是基本上消滅既可。而三個月之後,天氣轉暖,正是出兵消滅劉繇的最好時機。

臨時丹陽總督周瑜,在孫策這個主公回家偷懶去之後,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所有留在丹陽的將領與士卒,全部被動員起來。

整訓完成的部曲就立即開拔,開始剿滅散兵匪徒的行動。丹陽東部都是平原地代,在平地上打仗,誰能是江東軍的對手。何況只是一群敗散了的殘兵而已。

周瑜的數萬大軍出動,只用了不到一個月就從北向南,將丹陽郡狂掃了一遍。剩下的劉繇敗軍不是亡命逃向會稽、豫章,就是向山裡逃竄。或是佔山為匪,或是投靠了當地的各部山越。

佔了七成地面的平原,都已經平定,大軍立即向丹陽西南的山嶺地帶進軍合圍。

丹陽郡的山頭眾多,雖然都不算是高山,但是山水相間的地形極為複雜,且延綿廣闊。山脈一直連線到豫章廬江兩郡。山民在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