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補給,據說有一聯隊之多。
後繼的日軍兵力,據說尚有數聯隊之多,日本人似乎是把所有的本錢都押上了,還有訊息說,英國人正準備沿用當年干涉太平天國的經驗,準備組織一支中外混雜的洋槍隊沿江而上,直取武漢。
有的訊息則稱英國人可能直接出兵干涉,但是英國人顯然也沒想到武漢這麼快的就丟,從上海傳來的訊息,現在他們對於直接出兵干涉武漢,尚有一定爭議。
畢竟湖北深入內陸,比不得廣東沿海,補給方便,英人有數次阿富汗敗北的教訓,對於深入內地作戰,尚未有最後的定論。
不過因為這一情報,黑旗軍內部有少數人已經有放棄武漢的動議,柳宇也做出了他的重大決定。
第二百一十八章 開戰(上)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這是當年朱元彰逐鹿東南的策略,而現在柳宇乾的這件事,恰恰反其道而行。
立國,定都,立名份!
既然是從一開始就是帝國主義和清朝反動統治的眼中釘,柳宇並不懼怕到處樹敵,在這個世界和這個時代上,只有強權和利益才是真理,當拿破崙不曾在俄羅斯失敗,他便是歐洲大陸的霸主,當他兵敗莫斯科,他便是歐洲大陸的公敵。
華夏共和國,定於一八八六年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暫時定都於武漢。
這個訊息以種種形式被傳播出去,但是在幾天之內徹底改變湖北的格局。
黑旗軍在之前的戰役中,始終沒有打出自己的旗號,公開名義是“義師”,雖然與清軍處於勢不兩立的格局,卻始終沒有立國定都,但現在他們定下了名份。
對於新立的華夏共和國來說,現在除了軍事管制之外,一切都是處在名義之中,柳宇以個人的權威維持著這個新生的國家,現在共和國根本談不上什麼政府架構,甚至連最高權力機構如何設定,是使用哪一種治理體制都沒有定論。
事實上,這形成了柳宇個人的軍事獨裁,以戰爭為首要目的,以黑旗銀行等壟斷資本和強大的軍隊為雙翼,再輔成柳宇長期訓練出來的部分新生行政官員,華夏共和國勉強有了一個核心。
但是當正式打出旗號的時候,大江南北,一時間人心振動,風起雲湧,無論是廣東境內的章屠戶,還是正在廣西邊境上圍剿土匪的潘鼎新,或是黑旗軍相關的任何人,一時間都覺得精神振奮,臉上不自覺帶著一種銳氣。
他們期盼就是這麼一天,這麼一個訊息讓他們增加許多無形的戰鬥力,讓黑旗軍控制區內的數千萬軍民精神振奮,大有朝陽初升之勢。
在湖北境內,這樣的形勢更為明顯,柳宇雖然是迫不得及暫時定都武漢,但是卻受到了通省人士的一致好評。
對於黑旗軍控制的大城市來說,桂林過於偏遠,廣州隨時處於英日聯軍的攻擊之中,剩下可以選擇的只有長沙與武漢,長沙原來是更好的選擇,但是鑑於英日聯軍可以干涉長江的考慮,柳宇最後還是選擇了武漢。
天子守國門,這是自古以來的名言,柳宇決心“暫時”定都於武漢,就代表著黑旗軍絕不放棄武漢,要與任何進犯武漢附近的敵軍決一死戰。
但是這一命令一出,湖北地方人士踴躍異常,大江南北可以說是傳檄而定,願意投效黑旗軍不計其數,光是自動反正的就有州府一座,縣城二十餘座,地方武裝、團練近萬人,更別提投率而來的鄉紳。
為了安置這些地方人士,柳宇還設立了湖北省諮議局,現在雖然不能說是上下一心,但是地方人士都認為是千載難逢之機,為了表示不放棄武漢的決心,柳宇甚至還建立首都衛戍旅。
後來的《首都衛戍師戰史》以洋洋數千言描寫了這一轉折:“華夏共和國的建立,也標誌著我師的正式成軍,從此我師以一個大兵團載入了共和國史冊”
“我師之歷史,可以追述至細柳營時代,在對法戰爭期間,我師前身部隊屢建戰功,在接下去的偉大復國戰爭中,我師前身在廣西戰役完成了保衛總司令部的光榮使命,但是限於兵力有限,未取得重大戰果”
“在湘鄂戰役中,我師前身部隊作為統領司令部警衛部隊,雖然只有兩個警衛連又一個警衛排的編制,但是整個戰役殲敵二千六百名,是自身編制兵力的四倍,在戰役中,我師部隊得到了極大的鍛鍊,編制也擴充為兩個獨立警衛營又兩個警衛連”
“在華夏共和國建立之時,我師進行偉大的戰略改編,編入了舊軍一個營、經改造後的俘虜六百及廣西新兵一千二百名、湖南新兵六百名,正式改編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