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這不是讓眾妃嬪守活寡嘛!眾人如何還能服氣?
眼見著婉妃手裡的權利越來越大,多數妃嬪倒是團結起來,一來二去竟是跑到太后娘娘那裡告狀去了,不過太后娘娘是二兩撥千斤的就將其打發了,皇上現在對於婉妃寵愛得緊,自己對這婉妃也沒什麼不好的印象,太后不過是想著,自己還能在世幾年呢?何苦為了此與自己兒子離了心。
眼見太后這裡不成,朝臣那裡又是動亂起來,各路諫官的摺子紛至沓來,言辭間不乏對於阿婉的責貶,於此同時,婉妃娘娘子嗣艱難,難以有孕的事情又在宮內傳開,婉妃娘娘難以有孕還獨霸皇上,這不是相當於斷絕了皇家子嗣麼?
至此,大臣們的奏章上得更勤快了,更有不少重臣以辭官相逼,要皇上廢了婉妃娘娘這禍國妖女,一時間婉妃心腸險惡,宮內飛揚跋扈欺凌妃嬪,奪了皇后的宮權,還要獨佔皇上讓皇家子嗣斷絕的傳言是滿天飛。
阿婉聞言倒是不像白鷺幾個那般緊張兮兮的,極為淡然道了一句,“自有黃上次處置,咱們怕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
又發晚了 啾啾啾~~~~你們有沒有什麼預感~~~~快告訴我~~~~
☆、第107章 了
看著下方几個義正詞嚴的提出為了皇族子嗣綿延;請求自己雨露均霑的大臣們;口若懸河的樣子皇上是怎麼看怎麼礙眼。
“幾位愛卿是說,朕若是不如了你們的意,你們就要辭官歸田?”皇上口氣淡淡的;聽不出來是何情緒。
“臣並不敢以此要挾皇上,還請皇上三思。”出言的是吏部侍郎秦大人,此乃秦昭儀之父,一貫忠於皇上。
皇上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在龍椅上敲打著;知曉皇上這習慣性動作的人都知道;這是有人要倒黴了;偌大的正殿內寂靜無聲,所有人盯著皇上敲打龍椅的動作,不由自主的將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秦愛卿此番為皇族考慮實在是費盡心力,朕記得秦愛卿已經到了知命之年了吧,朕實在不忍愛卿如此辛勞,既然你提出要辭官歸田,朕也只好恩准了。”話畢,又讓李得閒打點一些金銀,下了朝便送到秦府去。
眾人還來不及反應,皇上淡淡的幾句話便是已經坐實了秦大人辭官一事了,便是秦大人本人,跪在地上也未曾反應過來。
而上首的皇上又開口了,“方才幾位也要辭官的愛卿朕也一併恩准了,既然不想在朝為官,朕也絕不勉強。”
還有幾位大臣想要倚老賣老,□□幾句聖人之言、祖宗之法來勸誡皇上時,皇上卻是站起身,朗聲道,“眾位愛卿若是有空閒,不若去做些讓朕無話可說的政績出來,或是指出朕在江山社稷之事上有何不足,朕還能多看你兩眼,每日只會盯著朕的後宮不放,還不如辭官家去吧。”
丟下這麼幾句話,皇上轉身就走,沒有絲毫遲疑的樣子,李得閒忙高聲唱喝一聲“退朝”,腳步急急跟上皇上,留下這一殿的大臣們面面相覷,皇上並未發怒,只是這淡然的態度才更讓人不敢再輕舉妄動。
而後宮那幾位與朝廷扯上關係的妃嬪,通通降了位分,身邊的大宮女一類全部都打殺了去,皇上這一舉動,實在是雷厲風行,眾人便是還有心再勸,都怕受了牽連。
皇上這麼大動干戈的,太后亦是沒有料到,少不得要將皇上召到慈寧宮來,看著眼前高俊挺拔的兒子,太后心裡既是欣慰又是感慨,一番敘話之後,太后才提起了婉妃的事情,“皇上,哀家知道你心裡喜愛婉妃,但這般舉動卻是太過了。”
帝王為一女子怒髮衝冠,喜好風花雪月的人看來是美事一樁,可史書流傳千載,皇上是少不得要背上重色誤國的罵名的。
皇上聞言卻是極為淡定,“母后,兒子這番舉動,自然不單是為了婉妃,朕自登上大寶以來,多受朝臣以及世家限制,以前是兒子還未全部掌控各方勢力,行事多受鉗制,兒子能一時容忍他們指手畫腳,但不會一世都只做個傀儡皇帝,朕若是想要寵幸誰人都不能為之,這天下之事如何還能由朕做主?”
表面上看,朝臣們這是在勸誡皇上雨露均霑,綿延皇嗣,可實際上何嘗不是倚老賣老,企圖以手中的權利牽制皇上的舉動呢?在這一點上,皇上隱忍多時,現在是時候讓他們認清楚現實了,他們即便有權利,這權利也是皇家賦予的,若是要收回,易如反掌。
太后手中的持珠一直都未停下,“便是如此,你這般舉動就不怕引起他們的反彈麼?到那時你又將婉妃置於何地?凡事過猶不及阿。”
皇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