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笑著告辭,如瑾叫了吳竹春來。
“你親自去一趟熙和長公主府,將這套擺件給長公主的外孫女、藺國公府世子千金高翎送去。再到庫房裡把日前得的兩方好硯帶給長公主,她平日愛寫字,應該會喜歡硯臺。”
又囑咐,“機靈些,就算見不到長公主,也要和她跟前的得臉人說上話。”
吳竹春接了擺件匣子,鄭重應道:“主子放心,奴婢明白您的意思。給高小姐的禮物不送去藺國公府反而送到長公主府,是想讓長公主知道您不計較高小姐的冒犯,願意修好。奴婢一定仔細辦差,務必將您的意思帶到。”
自從身份被識破之後吳竹春做事說話特別小心,往日裡心照不宣的事也要攤出來說一說,生怕錯會了主子的意。如瑾抿嘴笑:“好了,去吧。”
吳竹春下去找庫房領了硯臺,準備好打點公主府下人的銀子,仔細打扮一番覺得不會丟王府的臉了,才帶人出門往公主府去。
大概一個時辰左右回來,進門就奔如瑾跟前稟報。
“主子放心,東西已經送到了,高小姐不在長公主府,熙和長公主傳見了奴婢,說會把東西給高小姐看的。正好純惠長公主也在,見了擺件讚不絕口。奴婢就說,主子只是想給高小姐尋些別緻的玩意,沒想到能得長公主青眼,回來就會挑合適的另給長公主送到府上去,還問了純惠長公主喜歡什麼花樣。純惠長公主說,不拘什麼都成,像這次這個有天然意趣就好。”
如瑾點頭,吳竹春與人結交的本事到底不錯。熙和長公主肯傳見皇子府側妃跟前的人,算是給了好大臉面。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給的,以後都要更密切地走動才是。熙和長公主可是能影響皇帝意見的人,長平王與之交往不宜太過惹眼,女眷之間走動卻是正常的。這正是如瑾能幫到長平王的地方,自不會懈怠。
而且,無論熙和對長平王抱著什麼態度,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只要是沒有深仇大恨或者利害相關,走動得多了,親近感也就加深。人心皆是肉長,一旦有了事,興許熙和會因此偏向這邊一點也說不定。
遂又問吳竹春:“你見了純惠長公主,除了擺件,可有聊其他?”
吳竹春說:“純惠長公主金枝玉葉身份尊貴,奴婢不敢貿然搭話,見面行了禮之後,就只主動解釋了一下主子派奴婢到熙和長公主府是為了高小姐。說是因為王妃沒有領您去過藺國公府,您不便突然登門,但上次在熙和府上見了高小姐又很投緣,這才將小禮物送到熙和府。”
“恩,下去歇著吧,辛苦你了。”
如瑾很滿意吳竹春的表現。進退有度,知道尊卑有別不胡亂搭訕,又把該說的話說到了,這就很好。
純惠長公主是熙和的異母妹妹,情分還算可以,但純惠不得皇帝眷顧,只是一位普通皇姑罷了。長平王府的側妃侍女去往熙和府上送禮,卻沒登過純惠的門,還被純惠當場撞見了,同樣都是皇帝的姐妹,難免純惠要吃心,吳竹春這話一說,人家就再也挑不出禮來——畢竟側妃不是正妃,顧著正室的顏面不和外頭走動也是理所當然。熙和曾參與過及笄禮,那又情分不同。
吳竹春行禮退下,且表示願意主動擔起去劉府傳話的差事。如瑾道:“好,你和雯姐姐當面說清楚純惠長公主的喜好,讓她忖度著做一樣東西出來,另外熙和以及其他長公主的也別落下,都一切做了備著。”
藉著送東西,正好和其他長公主府上也走動起來,純惠倒是給了一個拉攏關係的好機會。一心想幫著長平王的如瑾自然不會錯失。
突然,祝氏過來拜訪,邀如瑾去錦繡閣幫長平王佈置寢房。
“眼看就要開春,冬天用的毯子帳子都要換了,主子跟我去看看,商量一下用什麼料子花樣。”
如瑾不疑有他,收拾了一下就和祝氏去了,一路上兩人都在討論要怎麼佈置。
直到錦繡閣裡頭,祝氏笑著將兩人的丫鬟都留在了樓下。如瑾當時也沒疑惑,因為很多時候她和長平王在樓上,吉祥等人也是在樓下等候傳喚的。可直到進了長平王的寢房沒多大一會,平日僚屬們出入的暗道突然無聲滑開,唐允從裡頭走出來,如瑾才覺得不對勁。
“唐領隊?”長平王並不在家,他突然進來做什麼。
倒也沒起疑心,祝氏和唐允都是長平王用慣的人,如瑾只納悶她們要做什麼。
祝氏笑著請如瑾坐下,將隨身帶著的一本藍皮冊子遞上,“王爺今早吩咐我們跟您交個底,我平日負責的事情也和您說一說,等您大致明白了,由您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