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散去,暗線段樑柱進來回稟:“去軍鎮抄家的人快馬回來了,抄出往年密信幾十封,除了給魏地的,還有以前和太子聯絡的密函。軍鎮總兵正帶人往過趕,很快就回來拜見王爺。”
秉完了又補充,“這次的密信都是真的。”
言下之意也就是說,剛才從主帳枕芯中搜出來的密信是偽造的了。
要想盡快定某人的罪,倒是的確可以走捷徑省些力氣。
長平王對這個眼線非常滿意,讚了幾句,吩咐道:“隨後你與本王同行吧。這地方恐怕你也待不下去了。”
段樑柱俯首下拜:“多謝主子體恤!”
他本是底下一個從屬的眼線,平日接觸的上峰也還和長平王隔著幾層,這次卻一下子被調到長平王身邊,相當於是連升幾級。
這倒還在其次,主要是長平王體貼下屬的心思讓他感佩。
他今日身份一亮,雖然是立功揭發賊子,但在往日同僚眼中他就成了不能推心置腹的暗探。若以後繼續留在此處,恐怕會被人時時防備。就是再忠心耿耿、坦蕩無私的人也會對密探有所忌諱的。能跟長平王走,是他最好的出路。
深深磕了幾個頭,段樑柱躬身退下。
軍鎮總兵很快飛馬來見駕,還帶來了黃指揮使的家眷妻小,十幾個人全都捆得結結實實讓長平王過目,自己跪下去不斷告罪。
長平王讓他自行處置去,簡單談了談軍情,就屏退眾人歇下了。
當日下午,長平王未做停留,將更換了軍甲戰馬的千餘精兵帶上,又朝當地總兵討了五千騎兵,一路絕塵而去,原路返回遼鎮。
“王爺,是不是到了該收網的時候了?”
“正是。何老兒喝了這麼久溫水,來點滾燙的澆澆他!”
朔風裡,馬蹄聲聲,軍將們哈哈大笑著,揚鞭遠去。
如瑾在皇帝停靈後的第三日收到唐允密報。
長平王聯絡上了!
一切平安。
她忍不住親自跑了一趟宮廷,當面和陳嬪分享這令人激動的訊息。
彼時禮部和宗親府正在籌備先帝大葬和新帝登基之事,為先皇后要不要和先帝合葬爭論的不可開交。一面說帝后結髮夫妻怎能不同入皇陵,一面卻說皇后死了那麼久皇帝都不給她辦喪事,顯然是對她不滿意,所以不能違背先帝的意思讓皇后入陵。
兩邊爭論不下,都去宮裡問陳嬪。
如瑾進去時宗親府一位頭髮花白的司禮官正和陳嬪引經據典,強烈要求先皇后與先帝合葬。
如瑾不由腹誹這司禮官不懂事。
跟禮部的人爭執可以,跑到陳嬪跟前鬧什麼。長平王登基後必定要尊陳嬪為太后,現在把皇后送進皇陵主陵裡去,待日後陳嬪百年,怎麼安置?
說下新文,收藏數沒達標不能上架了,很遺憾,不過還是要感謝過去支援的姑娘。吼了幾天收藏,忐忑幾天之後,現在突然有了塵埃落定的感覺,心情反而好了許多。這是一件努力過就不後悔的事情,我盡力了。前後三週的通宵達旦讓我心態和寫字功力都有了成長,自己切實感受得到。那本書不會放棄,我會寫夠20W以上,有始有終。但不能寫長對支援的姑娘也是愧疚,去送花鑽的姑娘們,我已在評論打賞了相等數量的言情幣,剩3人沒找到評論沒打賞到,以後找到再說。談錢傷感情,請別誤會是我斤斤計較看低幾位,我只是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表達歉意。謝謝各位,並且,抱歉。接下來的任務是寫完這本填完那本,爭取新年開新文。目測任務艱鉅,給自己加油!
458捨命一搏
如瑾扶了侍女的手走進廳堂,給陳嬪微微欠身行了禮,徑直衝那位司禮官道:“皇上剛剛駕崩不久,娘娘正在悲痛之中,每日吃不好睡不好的,大人卻不管不顧地跑到這裡來慷慨陳詞,講些不著邊際的空道理。娘娘在宮中多年,不僅育嗣有功,且一心向佛待人溫厚,難道不肯讓先皇后入主陵是她的意思麼,還需要大人當面來教訓?大人可別想岔了,弄出笑話來。”
這話說得太重了,那司禮官連忙朝陳嬪跪倒:“臣不是這個意思,娘娘千萬莫要誤會,臣只是只是據理力爭,想讓郭大人明白禮不可廢”
郭大人就是跟他爭執的禮部官員,正在一邊站著。
如瑾打斷道:“既然是想讓郭大人明白,怎麼卻要跑到娘娘跟前來鬧?先皇的大喪交給你們,你們就該商量出個主意之後再來討娘娘示下。差事還沒辦好,自己卻先吵得不可開交了,難道你們一輩子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