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步步封疆 作者:蝴蝶的出走

“秦大明已經打電話彙報了黨委會的內容。你覺得自己在黨委會上的表現可以得幾分?”

葉之然聞聽猶豫著說:“六分吧。”心裡想,秦大明彙報工作倒是挺積極的。

“六分都有些高估了。”唐書記看了看葉之然,搖頭說:“在黨委會成員中,你只是一個新兵,表現得卻是盛氣凌人。為什麼其他委員發言時有不同意見,你就都要反駁一番呢?”

“唐書記批評得對,我有些過了。”葉之然想了想開會的情況,有點醒悟。

“我也不是批評你,而是因為你剛擔任鄉zhèngfǔ領導,年紀又輕,有必要做些提醒。”

“請唐書記給我分析一下。”葉之然坐直身體,做出聆聽的架勢。

“就那退稅政策來說。如果秦大明不支援你,你覺得會透過嗎?”

葉之然想了想當時的情況,組織委員潘秋生和副鄉長程光是秦書記圈子裡的人,一向唯秦書記馬首是瞻,而梁必達的棄權,恐怕也受其影響。於是說:“秦書記不支援,肯定通不過。”

“秦大明的支援,是方案透過的關鍵,而不是因為你針對其他每個委員的反駁。”唐書記看葉之然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

葉之然點點頭,答道:“是的。”

第二十五節循循善誘

在唐書記家的客廳裡,兩人之間的交談仍在繼續。

唐國強在市委組織部工作十多年,眼界不會侷限於常嘉一縣。他是個有遠見的官員,在市委徵求個人意見時,放棄了很多市直屬局擔任一把手的機會。在旁人眼裡或許覺得不解,但依據他從事多年組織工作的經驗,沒有在基層當過一把手,很難在仕途上走得更遠。在嘉南市,他有人脈、有資歷,缺少的就是基層工作經驗。

擔任常嘉縣委書記後,另一個問題進入他視野裡,他缺少基本的幹部班底。所以,他開始有意識地培養有政治前途的下屬。葉之然走進他的視線可謂是水到渠成。

“小葉,方案提交黨委會討論前,就要把工作做細了。事先和黨委的同志進行個別溝通,然後上會。如果個別交流後發現反對的居多,又無法說服,就不要急於上會討論,等條件成熟了再說。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每個方案能得到透過,才能保證自己的威信不墜。”唐書記指點道。

這完全就是老師對學生的循循善誘了,超出了縣委書記和副鄉長之間正常交流的範疇。葉之然感激地說:“我明白了,謝謝唐書記教誨。”

“你覺得王靜語的觀點如何?”唐書記繼續問。

“我覺得她的觀點似乎有點保守。”葉之然不明白唐書記為何把話題轉到王靜語身上,想了想,斟酌著用詞說。

“不是保守,是穩妥。”唐書記糾正道:“王靜語考慮經濟問題也能站在政治角度,說明這個同志有大局觀。她考慮事物,能夠先觀察是否與黨的路線方針是否一致,是一個政治上成熟的領導者表現。”

葉之然驚訝地發現唐書記對王靜語評價居然這樣高。相比之下,秦大明雖然事事彙報,但相比於王書記,未免落入下乘。

“不過,你也不要氣餒,年輕人衝動一些難免。況且在經濟小區和紡織廠的前期工作來看,你也是有勇氣有謀略。我覺得,在經濟建設上你的眼界比馬石鄉zhèngfǔ的其他領導都要寬,解決的方法也得力。”唐書記喝一口茶,微笑著鼓勵道。“在思想上保持年輕人的銳氣,在方法上學習老同志的地穩健,才更有利於你的成長。”

一番長談,讓葉之然感到得益匪淺。他深知官途險惡,開始階段能否立穩腳跟關係到仕途能走多遠。而他辛運的是,遇到了唐書記這樣的良師不斷的提點。

“振聾發聵,滿齒餘香。唐書記,您的這番話可以節省我在官場打摸十年。”葉之然用明亮的眼睛望著唐書記,誠懇地說。

見到葉之然的這個態度,唐書記滿意的笑了起來。他在心底是看好葉之然的,年輕、睿智、又有學歷,而且似乎運氣也是非常好,加以雕琢必能成器。

兩人談話間,客廳的門鈴響了起來,葉之然開了門,卻是組織部傅部長來了,忙打個招呼:“傅部長好。”

“小葉也在啊。”傅部長進門先和葉之然握了握手,然後向唐書記說:“唐書記,來的晚了,不影響您休息吧。”

唐書記站起身來,迎上半步,說:“不晚,來,坐下聊。”

葉之然給傅部長泡了杯茶,心知他這麼晚來必然有事要和唐書記談,就對唐書記說:“唐書記,我還要送張念悅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