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順便過來看看。黃如成,房子造的怎樣?”
“正準備上樑呢。”黃如成喜滋滋地說。
“造房子是百年之計,一定要重視質量。”
“是!我天天盯著質量。建築隊請的都是老師傅,很有經驗。”黃如成看著自己手裡第一幢房子撥地而起,頗有成就感,說道:“葉長,您來的正是時候,房子正要上大樑了,您來點炮吧,給大家帶點喜氣。”
農村造房子最重視上主樑。上樑前還有個儀式,要放高升、炮仗,然後,上完樑,東家還要擺酒慶賀,名為“上樑酒”。
葉之然見黃如成已經準備好了高升、炮仗,心裡也想在群眾面前做個樣子,表達對黃如成的支援,就欣然說道:“好,我來替朱畫家放。”
朱畫家的本家親戚就送上打火機。黃如成回頭嚷道:“注意了,等葉鄉長放了第一個高升,就把主樑上到位,大家注意了。”
葉之然點上高升,“砰砰”聲響過,眾人一齊大叫“上樑”,主樑穩穩地架到預定位置,隨後,高升、炮仗又是一陣響。
葉之然就和朱畫家的親戚、黃如成分別握了握手,道聲“恭喜。”黃如成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旁觀的群眾得知這位就是馬石鄉的鄉長葉之然,所謂人的名、樹的影,頓時肅然起敬。連帶著看向黃如成的目光也變得尊敬起來。
幾個自我感覺長相拿得出手的婦女更是大膽地走上前,喜笑吟吟地叫道:“葉鄉長,我們太崇拜你了。”
看躍躍yù試的架勢,頗有把帥氣可愛的葉鄉長當場**掉的樣子。
葉之然微笑著看看大家,說:“蔣涇村的同志們,大家好,我今天是代表馬石鄉黨委、鄉zhèngfǔ來了解大家的生活情況的。這些年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心思想就是發展經濟。希望蔣涇村的群眾在鄉zhèngfǔ、村委會的領導下,把jīng力集中到走富裕道路上來。”
他看了看四周凝神傾聽的群眾,放開聲音說道:“zhèngfǔ支援大家富裕起來,在場的村幹部更要帶頭致富,致富光榮!”
這番話淺顯易懂,大家都聽得明白。聽著鄉里來的“大官”既不談農業稅收,也不談計劃生育,只談富裕問題,周圍的百姓都是耳目一新,感覺這個葉鄉長真的與眾不同,是個親民的好官。
葉之然回頭問範支書:“範支書,村裡的年輕人出去的多嗎?”
範支書自豪地點點頭,說:“我們村裡出去的,都是去做生意的,不是去做體力活。”
“現在村裡有多少人家開工廠或經商?”
範支書再次自豪一把:“有二、三十家了,我們村比別的村都要多。”
葉之然讚賞地說:“蔣涇村的群眾經濟意識超前,黨支部、村委會都要關心大家的發展。下一步,鄉zhèngfǔ會出臺鼓勵政策,支援農民兄弟創業,經濟發展了,農民富裕了,國家自然更強盛了。”
這段話又贏得大家的贊同。
隨後,葉之然又到附近幾家農民家中看了看。臨走,範支書等都要留他吃晚飯,葉之然說:“鄉zhèngfǔ還有事等我回去處理,下次來的時候在叨嘮大家吧。”
回到鄉zhèngfǔ,葉之然記錄一下當天的工作。他計劃在十月中旬前走遍鄉里的每個村,算算時間,非常緊湊。
······
“咚咚咚”;門口傳來敲門聲,葉之然抬頭說道:“請進。”
推門進來的是王靜語。
葉之然忙站起身說:“王書記,怎麼又不打個電話招呼我上去?讓您親自下來。”
王靜語深悉葉之然和唐國強的關係。撇開唐書記,即使和秦大明之間,他的關係也要比自己親近許多。所以,在葉之然面前,她已經不拿自己當做黨委書記了。
她微笑著說:“別這麼見外,我倆之間就別拿這說事了。”
她謙遜,葉之然還之以禮,官場的規矩還是要講的。給王靜語泡上茶,葉之然在她旁邊坐下,就擺出一副給她彙報工作的架勢:“王書記,向您彙報一下工作,我下午去了蔣涇村調研。蔣涇村的私有經濟發展的很有特點,我走了幾家,雖然每家的規模不大,但生產的小商品很對得準市場的需求,家家生意紅火,這個家庭模式值得向全鄉的農村推廣。”
王靜語此來是為了財政所火災的事情,對葉之然的家庭模式不感興趣,點了點頭就把話題扯到財政所的事上。
“秦主任打電話來,縣委已經討論了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