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3 / 4)

小說:步步封疆 作者:蝴蝶的出走

電學校,培養實用型技術工人。”

王蒙國問:“這個機電學校規模大嗎?”

葉之然說道:“這個機電學校在校學生規模在一千二百人左右,四年一屆,招收的是應屆初中畢業生,給嘉南市工礦企業培養了大量實用型人才。”

王蒙國又問:“常嘉的醫療設施先進嗎?”他似東一句西一句的隨口問話,其實問的都是最關心的基礎問題。

葉之然聽他問得這麼細,心裡反而有些欣慰。如果王蒙國不是有心在常嘉投資辦廠就不會問這些問題。他牢記一點,就是實事求是,既不誇大也不隱瞞。

葉之然說道:“常嘉的大醫院只有一家,就是常嘉縣中心醫院。這家醫院民國時就建立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很有規模,住院部有六百多張床位。在嘉南郊區是第一家。當然,醫生的素質相對於大城市,仍有差距。在醫療設施上,由於縣委、縣zhèngfǔ的重視,近年來配備了CT、心、腦電圖機、彩sè超聲檢查儀、呼吸機等,基本儀器配備還是比較完善的。”

王蒙國笑道:“葉鄉長不錯,對常嘉的情況相當熟悉,有問必答,是個實心做事的幹部。”

葉之然道:“zhèngfǔ官員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為百姓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我感覺自己的能力還遠遠不夠,所以就多關心一些身邊的人和事。”

到了常嘉,葉之然讓司機在一個公用電話亭旁停車,先給鄉zhèngfǔ打了電話。讓鄉zhèngfǔ過二小時後派一輛車到西山山腳等候。然後,又驅車至西山山腳,下車後讓司機自己回嘉南去。

由於西山尚未開發,除了上山的山路修築過外,樹林、溪水都未有絲毫變化。相隔四十多年後,王蒙國和邱素珍重新踏上這片土地,走上西山的剎那間,眼前的景sè喚醒了記憶深處的往事,彷彿時空交換,有回到了從前的錯覺。

等走進東林寺,邱素珍的腳步更為遲緩,王蒙國理解老伴的心情,伸手拉住了她的手。

帶他倆到了西廂房外,葉之然停住腳步,叫道:“苦德大師,有故人來訪。”

“阿彌陀佛;”苦德未出廂房,先頌一句佛號,然後,門簾掀起,身影出現在門外。當他抬頭看著對面的二個來人時,一下子愣住了。

邱素珍聽到葉之然喚“苦德大師“時,已經站定了身子,目不轉睛地看著門裡出來的人。雖然相隔四十多年,苦德和尚須眉全白,但天底下最難割斷的就是血緣關係,邱素珍還是一眼認出了苦德和尚正是她這兩rì念茲在茲的二哥邱素仁。又是驚喜又是感慨又是難過,竟不能開口說話。

苦德和尚修行了幾十年,面對突如其來的親情也是微微動容。他又唸了聲佛,說道:“素珍,你怎麼來了?我們有四十多年沒見面了。”

這聲招呼像個引子,開啟了邱素珍傷感之情。她叫了聲:“阿哥。”就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相對於邱素珍,王蒙國顯得冷靜了許多,他說道:“素仁,我們這麼多年失去音信,沒想到這次能夠重逢。這是喜事,我們到裡面坐下說話吧。”

四人便走進廂房。在廂房門口,苦德和尚扶了邱素珍一把,讓邱素珍又是流出一串眼淚。

小沙彌過來奉上清茶,邱素珍猶然沉浸在感傷中,感覺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苦德和尚問:“素珍,你們是怎麼知道我在西山的?”

王蒙國便把在嘉南相遇葉之然,無意中說起他的法號時才得知素仁兄尚在人世的事情說了一遍。

苦德和尚向葉之然致謝:“葉施主,你無意中的一句話促成了我們兄妹今rì相見,這就是機緣。說明我們之間緣分未盡。”

葉之然笑道:“我可不敢居功。大師常說因果關係,王董和邱董此次決意返鄉考察才是相聚的起因。”

苦德這才對王蒙國說道:“蒙國,你們這次回來,是想在家鄉投資興業?”

王蒙國道:“有這想法,但尚未決定在哪裡投資。”

苦德說道:“你們都是從小喝西山的溪水長大的,葉落歸根,能為家鄉做點實事功莫大焉,就不必捨近求遠了。”

王蒙國點頭道:“二兄說得是。”

苦德又回首望著邱素珍,問道:“素珍,家裡人都好?”

邱素珍淚水尚未停止,聽聞又悲傷起來,說道:“到了臺灣以後,父母一直牽掛著你,在七一年就故世了。大哥也在前年走了。”

苦德和尚微微露出哀容,嘆道:“這是我的罪孽了。”說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