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情聖,或者說那些假情聖,那些喜歡誘惑的登徒子,一直是我感興趣的人物。當然,我只偏愛那些憂傷的,討厭那些得意洋洋的。拜倫的《唐璜》是我中學時代最喜歡的書,至今還記得他的詩句——“我對你的愛就是對人類的恨,因為愛上了人類便不能專心愛你。”
善解風情是一種天賦,賞心悅目。但要在他們心裡尋求真愛,就如同在沙漠中找水,找到了彌足珍貴,找不到,便渴死在路上。
我不認為愛情有什麼改變,只是愛情的風尚改變了。風尚是什麼?就是幾本書,幾本雜誌推薦教育你應該住什麼樣的房子,交什麼樣的男朋友,去哪兒度假?吃什麼樣的東西——如此而已。
生命不息,戀愛不止。
愛的狀態是人最敏感的狀態。愛可以發揮人身上不曾有過的美好,在愛情中人會特別善良,替別人著想,心腸柔軟。當然,也很可能正好相反。
豔遇是瞬間的感覺,是在生活堅硬的牆上,從縫隙中開出的花朵,令人珍視的花朵,但它不是生活本身,也就不能與生活共始終。它們需要的是柔軟的心和看得見美的眼睛。
關於“性”,細想,本質上你的慾望來源於人類繁衍的需要。其實你所有慾望最終極的目的,是人類的目的,你只不過是人類繁衍的基因中間很小的一個鏈條。你是被那麼龐大的人類生存基因所控制的。你認為自己就是愛他,但實際上不過是人類的繁衍要求你產生慾望,慾望也不是用來滿足你的,滿足你不過是給你點兒糖豆,讓你能夠有興趣繼續來生育子孫。
我相信一見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