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我進你後宮,一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這樣一來,東嶽看上去是沒事了,南楚卻急了。為什麼?當然是因為天公不作美,江水沒有阻隔全部的區域,還是有一部分平原與東嶽接壤的。淮武關一丟,東嶽這種多山的國家倒沒什麼,可萬一北齊兵繞路,直奔南楚來呢?想想騎兵在平原上所向無敵的場景,南楚的有識之士就被嚇出一身冷汗,連忙遞交和書,也與北齊結兄弟之國,供歲幣不說,還在北齊上上下下打點,希冀朝中忠臣、權貴為南楚說好話,別讓北齊皇帝生出騎兵長驅直入南楚境內的心思。
這一艘船上的美人兒,想必便是南楚人精挑細選,加以培養的又一份“厚禮”吧?
想到這裡,葉歆瑤不由輕嘆。
倘若男子們有些擔當,說不定習慣了男強女弱的姑娘們,真能安安心心收斂一身才氣,願意為他做個賢妻良母。偏偏在許多男尊女卑的世界裡,男子貪生怕死,軟弱無用,明明是自己造成的過失,卻不願肩負起責任,而要將苟延殘喘的希望壓在女子柔弱的雙肩上,希望靠她們的犧牲與奉獻,延續自己的榮華富貴,何其可笑?難怪有些被壓抑狠了的女子,一旦擁有強大到超出常人的力量,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船上這些年紀輕輕的女孩兒,基本上對自己的遭遇都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此去前途飄渺,無依無靠,縱僥倖不死,估計也一輩子回不了故鄉,本打算最後看故鄉的方向一眼。偏偏窗欞又厚又重,想要開啟窗門,遙望故鄉明月,定會發出極大的聲音。外間的嬤嬤們聽見動靜,立刻推門而入,一番呵斥和恐嚇,唯恐她們打算尋死,沒地晦氣。
連看家鄉最後一眼都不能夠,這些女子抱著被子,小聲啜泣,垂淚直至天明。卻又手忙腳亂地擦拭紅痕,唯恐被嬤嬤看見,又是好一通責罵。
葉歆瑤見狀,微微蹙眉,對這種壓迫弱者的行為不悅極了,偏偏此事亙古便有,至今難絕。她縱插手,頂多也是將一批人的命運改變,換了另一批人上,說不定還要帶累旁人。
她和容與分別後,自然而然地從南楚開始了自己的旅行,她本打算從南海一路走到淮武關,去看看這一改變多少人命運的雄關是如何風貌。如今遇上這事,便生生地改變了自己的行程,跟著船隊往北齊走去。
東嶽和南楚的風貌,她已經見識得差不多了,北齊這個新興的,充滿著野心和慾望,生機勃勃的國家,葉歆瑤卻還未曾見過。她本打算再過幾年,長生真被送到北齊為質子的時候,她再去北齊看看情況。如今一想,自己先去研究研究,將大概情況告訴顧明憲,那個聰明的女人為兒子考慮,肯定會將很多事情提前考慮到,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再說了,這世間風情萬種,若是獨留一地,豈不無趣?
第3卷 第一百一十章 路遇殭屍定魂魄
小說:天仙路作者:微雲疏影更新時間:2013…09…23 19:27:57字數:3019
北齊是一個立國不足五十年的國家,皇帝才傳到第三代,達官顯貴之中,也有幾位開國元勳建在。
雖說在北齊,仗勢欺人的傢伙也有不少,豪門和寒門的差別仍舊很大,百姓照樣活在社會的底層,被生活壓彎了脊樑,但這個國家卻給人一種蓬勃向上,銳意進取的感覺。不似東嶽、南楚等立國數百年的國家一般,在日漸繁重的禮儀和盤根錯節的關係中腐朽,透著死氣沉沉的味道。
在這種國家待著,葉歆瑤有點不自在。
神道和正道,本就是理念嚴重相悖,雙方互相看不順眼,基本上不能共存的存在。就好像一些汙染嚴重的世俗界,哪怕一直呼籲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但人存活於世,只要你還沒脫離凡人的窠臼,達到餐風飲露的境界,你就少不得朝自然索取,區別只在於破壞得多少,回饋幾何的問題。而這一點,恰恰是神道修士與正道修士的最大分歧。
神道修士走得是吸納眾生香火,集人道氣運,成就一身法力的路子。對神道修士來說,人越多,城市越興盛,國家越繁榮,他們能得到的好處就越大,提升的實力也越多,正道修士卻完全相反。
正道修士基本上都十分厭惡世俗的濁氣,見不得物慾橫流,人心蒙垢,恨不得長年累月躲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裡,與風霜雨雪為伴。
倒不是正道修士矯情,而是他們的每一次修為提升,都是抽離身體和內心的汙垢,將自身淨化昇華的一個過程。他們的修為越高,對自然的親和力就越高,對外界的反應也越發地敏感。試想一下,當你在一朗風霽月之地,心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