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更是隻有一門三十七毫米短管炮。
不過不同於最早購買的‘騎士’型過頂履帶式戰車,它已經有了現代戰車的基本形狀,不但有更好的越壕爬坡能力,還具備了旋轉式炮臺,二十二毫米厚的前裝甲,也足以抵禦所有輕武器的攻擊。
儘管如此,這些坦克還是在兩國的重炮覆蓋射擊之下損失慘重,為了獲得戰場上的優勢,很快雅曼帝國將他們國產的A7V戰車開了出來。
A7V戰車是雅曼帝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它採用了和中華帝國戰車一樣的履帶式底盤,不過由於雅曼帝國的內燃機還處於研製階段,這款戰車採用的是蒸汽動力,一臺縮小版的三膨脹式蒸汽機給它提供了四百馬力的動力。
由於蒸汽機過大,這款戰車足有八米長,三點五米高,看起來方方正正的猶如一節火車車廂,這樣笨重的設計也讓他的速度只有每小時九公里,越野速度更是隻有每小時四公里,而且還需要經常加煤加水。
蒸汽機的力氣更大,這也讓雅曼設計師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因此他們為戰車前面加裝了四十毫米裝甲,這樣笨重的設計也不是沒有好處的,由於空間大武器自然也比較多。戰車的正面是一門五十七毫米加農炮和兩挺重機槍,兩側還各有三挺機槍。
這個龐然大物冒著濃重的黑煙,緩緩開上了戰場,其碩大的體型給予了協約國士兵非常大的壓迫感,五十七毫米加農炮可以輕易撕開‘爵士’型戰車的前裝甲,而爵士的三十七毫米火炮卻對它的四十毫米前裝甲毫無辦法。
突入陣地的A7V戰車八挺機槍全開,密集的火力將四面八方盡皆覆蓋,打得南特軍毫無還手之力,南特帝國的軍隊很快華麗的潰退了。
A7V戰車的速度實在太慢,根本無法進行追擊,雅曼帝國軍隊只好拋棄A7V戰車部隊,依靠倖存的‘爵士’型戰車和步兵向前追擊了。
南特帝國軍隊一潰千里,一直退過了黎雅河才勉強穩住了陣腳。鑑於這種情況,撒爾帝國決定要用一次決定性的行動,牽制雅曼帝國軍隊的推進速度。
數天之後的黃昏時分,科爾港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忙碌,不多的幾艘漁船停靠在碼頭上,一些老人和婦女正在整理一天的收穫。
雖然科爾港地處重要的亞眠附近,卻因為水深只有六米左右,無法通行大型貨輪而並沒能成為一個重要港口,這裡只是南特帝國眾多漁港中的一個罷了,而現在它因為南特軍隊的節節敗退,而被雅曼帝國軍隊佔據著。
一隊雅曼佔領軍的巡邏兵,走過正在整理收穫的南特漁民們身邊,他們絲毫沒有去關注這些正在忙碌的人們,對於這些漁民們每天的工作,他們早已習以為常。
以前科爾港也是一個繁忙的漁港,這裡由於靠近撒爾海峽附近的大魚場,最多的時候擁有過三百多條漁船,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這裡很快淪為前線,加上大量青壯年應徵入伍,造成的勞動力缺乏,現在這個港口還在出海的漁船已經不足一百艘了。
雅曼帝國的軍隊還是比較紳士的,除了必須繳納的賦稅,他們並不迫害這些已經屈服的南特人,因此這裡的生活雖然貧寒,卻也還算過得去。
一名老年漁民直起有些痠麻的腰,他舉起沾滿魚腥的手背,擦了一把已經快要流到眼睛裡的汗珠,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他這樣的老人早已經在家裡休息了,但戰爭的到來讓所有青壯年入伍參軍,為了生存他也不得不重操舊業了。年紀畢竟已經大了,老年漁民已經不復當年的強壯,現在的他時不時的就要直起身子,讓已經不在年輕的腰休息緩解一下。
就在他準備彎下腰,繼續整理收穫的時候,眼角不經意的一瞥卻讓他看到了一副驚人的畫面。就在地平線上,一朵濃重的烏雲遮蔽了還未完全落入海面的夕陽,似乎讓光線都變暗了一些。
很快許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紛紛抬起頭,看著這塊怪異而且還在緩緩移動的烏雲,就連雅曼軍的巡邏隊都停了下來。
一根掛著撒爾海軍旗的長長桅杆漸漸露出了地平線,緊接著是第二支、第三支,此時有經驗的人已經判斷出那並不是什麼烏雲,而是一直龐大的蒸汽機船隊煙囪中所冒出來的濃煙了。
“敵襲。”巡邏隊的隊長一聲淒厲的喊聲響起,整個碼頭上都混亂了起來。一陣淒厲的尖嘯聲由遠及近,沉重的艦炮炮彈劃過一條彎彎的軌跡,徑直砸在碼頭上。
巨大的爆炸將石頭砌成的碼頭地面砸出了深坑,四處飛濺的碎石將幾名躲閃不及的漁民打得頭破血流,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