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天命老者,在這裡激動的述說著,姜子牙道:“大人受苦了,現在我們大軍已經快要瀕臨朝歌城,紂王的日子也快到頭了。”
孫通大喜道:“對了,大元帥,紂王將要集合全城的百姓,草木皆兵的跟武王對抗最後一戰。現在他還沒有整頓城中百姓,還請大元帥快些進軍,莫要讓紂王得逞,要不然又不知道多少百姓死於非難。”
孫通獻計,實則故意,他知道就算是他不獻計紂王,讓他集結全城百姓,他也一定會去做的,倒不如將他會做的事情提早說出來,以免紂王對他產生猜忌。
孫通的歸順,也證明了,現在的紂王盡失民心,就連以往的老臣也都棄之而去了。孫通跟姜子牙說了很多關於朝歌城內的軍情。
眾位將士一直到了三更時分,才各自回營帳,楊戩也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他對孫通其實不瞭解,今日倒是見識了這個人物!
只是他現在關心的不是什麼孫通,也不是什麼紂王,紂王亡國,周朝復興,這都是他知道的現實,本來已經知道的事情,就無需太過在意了,他現在所在意的是陸壓道人的那道秘密的法旨。
九尾狐是一定要死的,他記得傳說中九尾狐是死在了姜子牙的手中,可是現在他希望他能親手殺了九尾狐,不是他對她有著多大的仇恨,而是他希望她的下場能安靜的去,也算是彌補了他內心的那個愧疚了。
楊戩回到營帳內,很快就上床了,但是翻來覆去卻怎麼也睡不著,他還在想跟陸壓道人之間的談話。
他關心的是如何結束九尾狐的性命,而令他真正擔心的就是,陸壓道人能否幫他找回孟婆湯的解藥。
倘若找不到他該怎麼辦?倘若找到了,他又改面對什麼呢?他開始思念碧霄,每天深夜,最黑的時候,他都會想念她,從來沒有間斷過,他不是刻意去想,而是碧霄已經融進了他的身體裡,心裡,腦海裡!每當最黑夜的時候,碧霄的身影都會不自覺的蹦出來。
這段時間,雖然是最黑暗的時間,卻也是他最幸福的時間,放佛碧霄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一樣。
找到了;事情又會是不一樣了;或許他面對的不會是喜悅;而是另外一種困難;那時候碧霄已經是玉帝手下的臣子了,到頭來,他還是要跟玉帝去周旋。
344:姜子牙的突然問題
曾幾何時,他是不是有一瞬間希望不跟玉帝繼續為敵,自從劈山救母之後,他第一次見到玉帝,當時他其實是可以殺了玉帝,準確來說他是絕對可以,擋下的那百仙之力,雖是頑強,可是他若是真心要殺他。
那個時候已經接近瘋狂的楊戩又怎能衝不破百仙之力呢?如果給一個合理的解釋的話,放了他只是一個念頭。而現在他是可以清清楚楚的回答這個問題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玉帝跟楊展鵬相貌一樣。
他見過兩個人相像的樣子,而是玉帝跟楊展鵬那種相像不是簡單的,像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一個鏡子裡走出來的人。
他對楊展鵬的印象也不是很好,這個他現在現代的父親,不過那個時候他跟楊展鵬之間的關係,也只剩下彼此的一個稱呼了。或許連一個簡單的稱呼都不經常叫了,機緣巧合之下,他來到了這個世界。
本以為不會再跟楊展鵬有任何交集,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楊展鵬的影子還經常出現在他的生活中。
的確,他現在要想的不僅僅是陸壓道人能否找來孟婆湯的解藥,倘若找到了之後,他所面對的。該是什麼問題。
次日清晨,楊戩一大早就起來了,他沒有叫醒哮天犬,金翎子,而是自己一個人輕輕的穿好了衣物,然後輕輕的走了出去,最後他又輕輕的響著帥營走了過去。
姜子牙比他想象的要起得早,現在的姜子牙軍務繁重,最為主要的是,他現在一心要幫助武王打下江山,打下屬於周朝的花花江山。
楊戩走進去的時候,他正在看書,楊戩行禮的時候,他只是抬頭看了一眼,繼續看書。
楊戩有些疑惑的看著他,用有些疑惑的語氣對他說道:“師叔。昨日孫通歸順,不是建議師叔,您快些出兵嗎?為何現在卻不急了?”
姜子牙頭也沒有抬,只是輕輕的說了一句,道:“不急在於一時,從這裡到朝歌城也就兩百里,只需要一天一夜就能到了。紂王知道孫通反叛,也一定會做出防禦措施。他城內嗨有二十萬兵馬,如果在周圍設下埋伏。
我們對朝歌城周圍又不甚熟悉,若是清早趕兵,明日黎明到,大軍難看周圍形式,若是中午發兵,次日中午到,晃晃天日,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