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時候韓國黨總裁崔秉烈甚至還公開宣告要引入李孝利加入統和新黨。因此而引起一些女議員們的爭議。
文化廳的官員們也不例外。《王的男人》熱映的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在辦一件他們所認為的非常重要的大事,就是遊說夏侯仲英加入韓國國籍。
不過當他們找上門去說明來意之後,被夏侯仲英和他老爸噴了一臉。然後趕出他們家的別墅。
實在是沒辦法說服夏侯仲英父子之後。他們就改變策略。不加入韓國國籍沒關係,那就尋根溯源,認祖宗。
然而夏侯氏為夏禹後裔。周初族時又因封為侯爵,所以魯悼公稱之為夏后氏,至此就有了夏侯這個姓氏。韓國文化廳的官員們查了很多文獻資料,卻怎麼也沒辦法把夏侯氏的祖先說成是他們韓國人,於是傷透了腦筋。
最後還是有個小官靈機一動,說了一句三國時曹操曾北伐收復領土,夏侯氏是他的親族,沒理由沒人跟他一起出徵啊。當時的韓國稱為馬韓國,而現在的北朝鮮在當時是漢朝的領土,漢朝置如今的平壤為樂浪郡,沙裡院為帶方郡。
文化廳的官員們大喜,絞盡腦汁,殺死了不少腦細胞,耗費了好些天,杜撰出一篇評論文章發表到報紙媒體上。
文章的開頭第一句是《王的男人》是韓國電影文化界的驕傲,緊接著說天才導演夏侯仲英身上很可能留有他們韓國的血脈。
接下來引經據典,講述當年曹操帶兵北伐,曾一度打到馬韓,也就是現如今的韓國。曹操的親族夏侯氏隨軍出征,從馬韓搶了很多女人回國,所以夏侯仲英身上很可能流有他們韓國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