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朱玉哪好意思在自己面前亮黃金。升官的公文,自己不稀罕不說,而且沒必要用這麼大東西做公文吧?難道是碑文,也不對,半個圓鐵皮。
“讓他摸摸!”朱玉似乎更得意了。
常智光手放上去,竟然摸到上面有字,是子孫兩個字。內衛輕輕一轉,讓開了常智光的手。子孫是什麼呢?賜爵位蔭及子孫?誰見過這樣的賜爵位的?難道這女人幫自己生了個兒子?
這樣就不好玩了,朱玉問:“常智光,你就想想,本宮有什麼讓你看得上眼,賞賜你肯定會很高興的東西。這東西上面有字,是用黃金嵌入。此物唐時只賞賜過兩個,宋時也只賞賜過兩個,大明這是第一個。”
常智光苦笑:“微臣真猜不著!”要的東西有,但絕對沒有長成這怪模樣的。
“罷了!”朱玉嘆氣道:“拿起來吧!”
內衛掀起金布,常智光看見一個一尺高三尺寬的半圓柱體的鐵皮,上面有字,字全部是用黃金鑲嵌而成。第一排字是世代相襲,接下來上面刻有自己的功績,從瓦刺之戰開始算起一大堆。最後鑲嵌有金字:“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這個是?”常智光大驚。
“丹書鐵券。”內衛回答。
常智光大驚問:“是不是傳說中的免死金牌?”靠了,這傢伙原來長的這麼象半個汽油桶。常智光記得看電視,人家免死金牌是牌子。怎麼到了自己這邊,這免死金牌個頭就這麼大呢?這東西只是傳說存在,常智光不知道這東西本來是個汽油桶,但為了防止假冒,就切了一半在大內留底。
“差不多,不過一般都是免罪用。”朱玉道:“你常智光壞事經常幹,給你這丹書,也是避免將來牢獄之災,滿意嗎?”
“這個太滿意了。”常智光喜道:“我早就看朝中有幾個大臣不順眼了,回頭就把他們抓來暴揍一頓,特別是那個跟於世昌和高拱蛇鼠一窩的王德新。”
“”朱玉險些昏迷,沒想人家第一想到的不是自己將來的安全,而是想到這麼利用這東西洩私憤。朱玉只能道:“你要亂來,本宮就毀掉大內那塊,說你偽造。”
“謝公主!”這個才是比較實在的東西,不過回頭要研究下上面寫的九死是什麼死,子孫三死又是什麼死。不過免死金牌的發行量很少,未必有人知道,估計就按次數算了。唉官二代就是幸福,還沒出生就有護身符。兒子,老子在當官,比那個李某剛牛叉得多,你以後可以隨便開車撞死人了。
“你先在驛館等著,和談還是要擺點排場。”朱玉道:“不過,對契丹人還是可以客氣點。本宮覺著就不用派張遜出去處理。”
“當然,李乾順還是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必須要處理。耶律淳才小志疏,拉力克昏庸無能,只有一個耶律大石,微臣會請他來京城做客。”
“恩,你辦事,本宮還是放心的。”朱玉道:“下去吧。”
讓常智光驚訝的是,身為中書侍郎的王德新竟然也在和談使團中。說實話,常智光是很敬佩王德新的,按照吏部記載看,其當五品知州到刑部尚書再到從一品的使相二十幾年,竟然只有一項功績記錄在案。這樣的人也只能有這麼一個,常智光就不用說了,普通知縣也有開渠、增產糧食、加收稅利,安撫地方等一些似似而非的名頭。即使翰林院也有兢兢業業的說法,而王德新唯一的功績是是因為他在明穆宗時候上表,取崇寧、大觀兩地的紡織品來做旗幟。
難道是朱玉特意拿來給自己免死金牌開葷的?後來一問禮部侍郎,原來才知道中書侍郎是使團中很重要的成員。和談中,中書省是要負責草擬和約的,左右相不去,當然要下一級的人物去了。
常智光雖然官小,但是差遣大,是欽差。和常智光一起去契丹的很多是常智光的老熟人,曾經一起出使過瓦刺的官員。常智光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第一天出行休息就把王德新叫到了自己的房間。
但常智光沒想到王德新的的臉皮實在不薄,進門就先歌頌常智光的功績,大拍常智光馬屁,說常智光是棟樑之才,前途不可限量等等。常智光不為所動,因為這是比較客觀的對自己定位。
等王德新口渴時,常智光才道:“本欽差一直以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是真理,比如說你王德新。所以本欽差想請王大人利用自己所長幫本欽差一個忙,幫好了重重有賞,幫不好的話,本欽差手邊有丹書鐵券,要對你乾點壞事。”
王德新立刻起來拱手道:“欽差大人說賞賜就差遠了,誰不知道欽差大人一心為國為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