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另外一個朋友?”
“恩這個是有原因的,你能不能不問?”
“好!”斡勒蘭道:“我即刻回女真國,薛柄對我本人也是有恩義的,我也想知道他是不是被人冤枉的。”
“恩恩,肯定是冤枉的。”常智光拿出一張紙道:“這是便條,你到杭州或者揚州找周安,沒順風船也會安排一條專船給你。”
斡勒蘭接便條道:“我有上當的感覺。”
“實話說,薛柄不好救,他掌握了一個秘密。”常智光也不隱瞞,反正到時候斡勒蘭肯定會知道:“我不想知道這個秘密,但是我希望我這個朋友平安。所以實在沒辦法,你可以採取軟禁的手段,但是絕對不能讓人傷害他。”
“恩!”
常智光道:“下次別那麼快答應別人。我走了,先謝謝你願意幫忙,還有,只要薛柄沒事,有些人就不會說話。”
什麼叫謝謝你願意幫忙?不是有交換條件嗎?晚熟的斡勒蘭看早熟的常智光背影很是納悶。還有什麼叫薛柄沒事,別人就不會『亂』說話?
該做的事都做了,按照道理來說薛柄應該沒事,可惜臥底這麼多年,臨成功時候卻功虧一簣。常智光當過臥底,知道這樣的傷害對薛柄的精神打擊。常智光又想到,能讓薛柄如此冒險的秘密,到底是什麼秘密呢?
常智光越想,就越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自己似乎沒有處在陰謀的旋渦,但身為旁觀者卻是無力和無奈。彭子晨又去哪了,是不是象玄空子猜測的,他去私下調查這件事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閱讀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第254章 皇家借民款
第254章 皇家借民款
時間慢慢過去,從春天很快就要到夏天。今年是三年一度的科舉年,各地舉子都開始上京趕考。而安國則是為了一年一度的,還有三個月才舉行的足球賽忙碌。常智光在這個時間慣例收到禮部上奏後,朱玉讓人發下來斥責的公文。
本次安國參加州試的三十七人,參加省試的零人。而保定知州也例行接到這樣的公文,本次州試,只有一百多人參加,而參加省試的零人。
本來按照規矩,各州是有一定名額,但是保定參加省試的考生都不報名上京趕考,他們中個舉人的目的是減免稅收。這讓禮部、王錫爵還有朱玉都很不滿。
王錫爵更是提出建議,廢除官紳不納糧還有少收稅的特權。如舉人在大明待遇是比較好的,上公堂就不用說了,杖刑也是免的;規定內的土地不用交糧食;至於稅收也是收少部分;原來這政策是扶持那些開書畫店的舉人,但沒想被安國人利用,對場業免稅。
最後這項提議被否決,不能因為安國一地的胡搞,而連累其他各地的舉人。
彭子晨請假後,常智光負責起了軍廠的日常運作。由於訓練和更換裝備,火『藥』需求一直保持高峰。樞密院和兵部的公文到了軍廠,常智光吩咐何勇白蓮兩人配合內衛保護軍廠,但不得參與管理。而後和一名老師傅幾個徒弟,張虎、李強,還有十幾名衙役攜帶新式武器上京。
東京造作局的列司裡,各種武器整齊擺放,門外是重重禁軍把守。
“火槍。”常智光拿起那四十多斤的‘槍’介紹道:“大家也看見演示了,準確度和威力沒得說,並且只要兩人一組,一次可發『射』三十枚的子彈,填裝一次火『藥』只要七個數。”
李成梁掂量一下問:“可以用幾次?”
老師傅回答:“最少十五次,如果用水澆灌槍管,可以一直髮『射』。”
李成梁再問:“十五次量加槍加火『藥』加彈丸,總重量是多少?”
“五十斤左右。”
“五十斤,槍管長,騎馬攜帶不方便。”李成梁搖頭道:“常大人,這所謂的槍只能是在城郭防守。韃靼那少平原,多山,敵人一衝鋒,只能棄械而走,而且雖然一次能發『射』幾十枚,但是隻打在一個點上。說實話,總的來說不如甩手炮實用。”
廢話,那是現代版的手雷,攜帶方便,使用輕巧,威力十足,逃跑時候帶手雷肯定比帶一堆廢鐵安全。常智光道:“郡王,你也說守城比較好用。”還是有賣點的嘛。
“不僅是守城,其實伏擊也比較好用,居高臨下,百槍齊發。”李成梁道:“重炮運輸不便,此槍能補此缺。常大人,此物有區域性作用。”
常智光喜道:“郡王,按照規矩,就請郡王簽字評估,而後我等定了價格上報。”武器已經全部由京城造作局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