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4 / 4)

一怒自然就殺了明穆宗,而後明人再把罪名栽贓到自己頭上,可謂是一舉兩得。

於是耶律大石就答應了常智光提議。一萬匹馬交換明穆宗,在邊境一手交馬一手交人。明軍後退二十里,韃靼人去明軍那接馬。

常智光不擔心耶律大石搞鬼,一來,耶律大石信用還是比較好的,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常智光信用一向也比較好。二來,耶律大石如果使詐收馬不放人,這明穆宗就算砸在手裡了,再也沒有什麼用處。

商量好細節,定好日期後,耶律大石命人送常智光一行人離開。常智光到錦州,就讓馬千乘準備軍馬,馬千乘一楞忙道:“大人,軍馬不能輕給啊。”

“馬元帥,你是太不關心時事了,現在一匹馬國內賣十五貫。”常智光道:“把拉糧的運貨的給他們,這些馬現在批發價十三貫。你如果要的話,回頭我二十貫轉賣你十萬匹,再說,不給的話,我讓李強調馬乾什麼。”

對瓦刺戰爭後,西北軍道馬匹劇增,但後來考慮到戰術、成本和馬匹的作用,軍馬開始減少。要知道少養三匹馬,能少用一個廂兵。

現在戰法比較先進,防禦陣地是人手一把鐵鍬。就地挖戰壕,馬踩不進來,還可以躲避箭石。進攻成陣推進,甩手炮、重炮如同雨下,保證火力的密集、殺傷和持續性。

還有對上韃靼國,由於韃靼人會埋地雷,馬隊衝鋒損失比較大。所以禁軍形成了完全裝備馬匹的單位,和完全不裝備馬匹的部隊。軍隊也開始分化職能,重炮兵、擲彈兵、騎兵、工兵的兵種雛形出現。

由於大明佔據了兩大塊養馬地給商人管理,而邊貿又持續購進馬匹,同時國內經濟疲軟,民間買馬熱情下降,很多人反將馬匹典賣,所以馬匹的庫存量還是比較大的。當然常智光說的十五貫是比較扯淡,商人黑,定死二十貫的底價,這也就是商人形成聯盟的一種價格壟斷。

朱玉再無恥,也不好意思讓常智光出這個錢,再說朱玉從來都不無恥。常智光等於間接刺激了國內經濟,有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