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將領這才明白什麼叫做官字兩張口,說你圓你就扁不了。大家勸說當然都是為常智光好,擔心常智光會因為某些原因遭遇麻煩,在武將中,常智光的威望是很高的。
現在見常智光都細想完畢,如果再勸下去就不是好心,而是不識好歹,即使是常智光不怪罪,那些有可能拿花紅的將士們也會心生不滿。
而常智光也不小氣,三成的抽成就是防止將官夾帶的有效手段。朝廷賺錢了,將官將士賺錢了,常智光也不賠本,低價收購來的地契將來可以轉賣給商人們,大家發財,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天,一切都很穩定。瓦刺士兵繳械,然後由明軍統一安排,或發給路費,或充進明軍。不僅有這些,還有一些商人開啟的招聘會,招募卸甲計程車兵到場子裡上班,並且負責在本地落戶。
由於資本的興起,和手工業的發達,對勞動力一直處在不飽和狀態。有勞動力就有商品,有商品就可以賺錢。大明內飽和可以輸送到只會打仗的近韃靼,還可以透過絲綢之路販賣,還能走海路對各國販賣侵略各國的市場。
兩天下來,還是很穩定,瓦刺士兵們都很規矩各自選擇自己的去向。明軍也很客氣,糧食供應都很齊備。兩天後,除了一些貴族私兵之外,興慶府已經全部是明朝禁軍。
文官們開始辦事,交接戶口,清點戶籍,丈量土地,但常智光暫時拒絕商業進入興慶府內。
興慶府施行一個月的軍事管制,直到李乾順成親之後,才會由地方官接手。而同時李乾順也會前往開州,擔任世襲開州公。李乾坤選擇開州也是選了好久,保定雖然是最富裕的,但是商人勢力非常大,又有常智光在保定,去那當公,等於羊入虎口。杭、揚、洪三角也不用說了,周安也不是省油的燈。而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