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也很『迷』茫搖搖頭:“我也不知道,命驍勇校尉帶本部先行進城,其他人等壓陣等待。”
這時候一名隨軍記者來到李如松面前道:“這是欽差常智光大人給李將軍的親筆信,還有二十幾張蓋了印的聖旨,上面內容請李將軍找人書寫。”
李如松接過來一看驚道:“假傳聖旨?”
“是的,常智光大人說,瓦刺現在兵無戰心。無論真假聖旨也沒有什麼人有興趣去分辨。但動作要快,否則興慶府收到訊息,派人突圍傳遞訊息命令,恐怕就不美了。”
“唉”李如松嘆氣道:“打死打活快一年,沒想到還不如常智光大人一句話管用。來人,叫幾百個嗓子粗的給我在軍前喊:李乾順已經臣服大明,明軍威武。”
當然,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但即使不信,由於聖旨到來,全軍士氣低落,逃兵大增。再加常智光派人夾帶的房產、地契、銀票、黃金等物。聰明都知道,按照目前戰鬥力,打下去是十死無生。
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而且士兵厭戰情緒嚴重,如果不尊旨投降,恐怕不用等明軍打進來,早一步就被自己人砍了。
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擁兵自重,不過按目前的瓦刺局勢和大明韃靼局勢,擁兵自重和自取滅亡沒有區別。
常智光正忙著朝空白聖旨戳印子和刻印子。瓦刺兵力分散,部族為單位的或幾千,或數萬自給自足,全民皆兵,不用百來張聖旨是不成的。
蘿蔔用久了會失去水份,印上的字就會變形。做為一個有追求的人,偽造也是要追求完美的。
耗費心神還有原因,聖旨是具備一定的防偽功能,比如聖旨的布料,還有聖旨上的圖案。各級官員都有對應的顏『色』,還有重要一點,比如是祥雲聖旨,那第一個字就要寫在第二朵祥雲上,印子要蓋在倒數第三朵祥雲上。
常智光一接到欽差任命,就立刻讓場子人生產幾十匹聖旨布料出來。至於聖旨的模樣有樣本的,由於記者的滲透,瓦刺朝廷早有常智光的人,雖然不是重要部門,但要說說聖旨的格式和樣式,是沒有問題的。
對常智光來說,古代的防偽技術非常不成熟,即使是現代偽造物品也到處都是,否則為什麼大學畢業證編號要聯網,否則為什麼市面假幣橫行。
常智光不用信物寫信找錢莊提錢,都是要派身邊人一起去,否則即使簽名是真的,錢莊也不會兌現哪怕一個銅板。
至於這聖旨也就是布料加『毛』筆加印章。當然,比如大明為避免偽造聖旨,接旨程式後面還有一個程式為繳旨,事情完成後要去備案,而內閣部門要把留檔的聖旨核對。如果沒有留檔的聖旨,將會按照偽造定罪。
“張虎,李強。”常智光打個哈欠道:“你們一個刻一個蓋,我去睡一會。”
“大人放心。”沒接過聖旨不代表不會寫聖旨。看了一天,哪還有看不會的?
“對了,那個寫瓦刺人投降假訊息的記者,罰他兩個月薪水,並且在正規光明報澄清道歉。同時讓安國總社出版的時候,教導大明百姓怎麼識別真假光明報。”
“是!”
明軍非常囂張的大面積假傳聖旨,一是常智光認定沒有比馬快的通訊手段,二是抓住了瓦刺軍隊的心理,大打心理戰。並且也無視朱玉規定的談判期限,以欽差名義命令各部開始進攻,邊打邊談。
興慶府內是一片恐慌。常智光和馬千乘根本也不封鎖訊息,大張旗鼓的大派聖旨,這麼明目張膽的無恥反倒讓瓦刺人沒有在第一時間派人澄清聖旨。
又過了三天,各路訊息匯總來報,所有駐守在外的瓦刺軍隊,幾乎被假聖旨全面打擊。李如松兵鋒直『逼』黑水河,按照訊息說,李如松本部是贏的丟盔棄甲。重炮糧草什麼都不要了,每個士兵就七天軍糧,一杆武器外加甩手炮兩枚,當然還有一堆的聖旨。
永興軍路雖然沒有李如松那般銳意進取,但是行動速度也非常快,幾天時間已經拿下大半個夏州所轄。所到之處,無人反抗,以至到了最後聖旨不夠用,當頭將領直接用宣紙充當,連印都沒蓋。就是這樣的聖旨,也是所向披靡。
瓦刺人知道,呵斥常智光的不對行為是不行的,現在最好辦法就是在籌碼沒輸光之前,加緊時間和談。一旦瓦刺就剩餘一個興慶府,你倒是想談,但人家肯定不幹。
瓦刺最大的錯誤就是和談太高調,搞的全國皆知,結果被常智光所利用,再利用人『性』的弱點,將瓦刺技術『性』擊倒。
於是又一輪和談開始了。本次是東方家牽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