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價格提升到原先價格。
而今朝廷動作一出,糧食價格恐慌『性』的暴漲三成,常智光轉手一賣,把糧庫賣幹,僅僅幾個月,因為是做好事,所以所得利潤真是嚇你不死。
朱玉聞知此事,一直就懷疑那個潛伏到阿富汗的細作是常智光這些人派去的,當然,她不會去問馬千乘,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西北軍道龐大,王錫爵開始重點管理後勤和內務,而節度使一職當然是馬千乘拿了,武將當節度使,就是說明此地正在開始積極備戰。而如此強硬手段意外讓本要堅決抵抗的西汗臣服了,和東汗商議後,從兩國之間開出一條明路,並且出四座城市供明軍囤兵。
而明軍也客氣,一旦西汗讓步,就設立交易城,讓三方在一地進行貿易。馬千乘則有點躊躇,萬事具備,這常智光不會是忽悠自己吧。萬一出去後沒什麼事,搞這麼大場面,自己怎麼交代。
此事中,朱玉看見了武力帶來的好處,自己一舉兵,西汗就臣服。更加深了其對武力的瞭解,更理解常智光那句話:弱國無外交。(題外話:從黑巖島和釣蝦島事件來看,至今掌政者都是不學無術之徒。)
折騰來折騰去,反正也折騰不到常智光頭上。常智光還是在安國過著太平日子,朱玉也有小半年沒去煩他。常智光沒事就去上課,現在人越來越專業,常智光不敢『露』拙,開始對基本數學、化學、物理等進行講解。
後來一說才知道,這數學家中國早有了,於是專心教授化學和物理。而化學根本就沒有基本物品可教,最後決定,教物理了。什麼物理守恆原理,什麼萬有引力,什麼蒸汽機,什麼無線電,什麼宇宙飛船,沒有他不敢拿出來說的,只有他想不起來的。
接著,常智光就在民間成為了大明第一博學之人,據說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部知道。
這一年下來,周邊諸國最大變化是韃靼女真都打爛了,韃靼女真難民或者逃兵開始從陸路和海路湧進大明。但由於朝廷為避免和韃靼女真關係惡化,這些難民都不給予落戶。但一些黑心場主開始僱傭這些人,幹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報酬。雖有御史臺上表和民間反應,但兩大商業協會和朝廷對此情況視而不問。
有詩云: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今年的年節雖然少了秦良玉和兩名使女,但多了王保富和周屏。惠蘭等人也旁敲,說來年替常智光相一個絕對可以列為大明十大傑出賢妻良母的夫人,常智光笑說他們太墨跡。
此時常智光懷裡還有一道聖旨,由於五成戰船已經交付,並且軍事碼頭等建設已經完成,朝廷任命常智光為杭州軍路巡查使。這事大家已經見怪不怪,雖然常智光還幹著知縣,但連大臣們都知道,常智光官不大,但權卻不小。最重要是上面人都知道,安國富裕穩定,大明也能富裕穩定。萬一裁撤了常智光會帶來什麼後果,得不償失,不如就讓常智光兼著。按照朝內人說法,常智光影子其實已經出現在朝堂。
巡查使和路查使不同,他們雖然都屬於為避免路安撫使權利過大而設定的監察機構,但巡查是不常駐的,並且由中央臨時委派,雖然官職不大,但是許可權很大。巡查使就不是帶幾個衙役上路,御史臺會派人跟隨,史官、上書省、中書省等機構都有派員,戶部、吏部也是有人參與。
由於是軍路,樞密院和兵部也派出人來,總的來說就是中央派來的檢查團,也許這些人在京裡屁都不是,但到了地方,那份量可就大了。
但給常智光準備官服卻有點麻煩,雖然已經飛回七品,但是後面都是六品五品跟隨,也有點不象話,但是此事非常智光又不能勝任。按照多人回報,常智光是唯一一個能知曉杭州艦隊戰鬥人的人選。當然,他們不知道是,常智光每次上課重點都要說理論、理論。最後朱玉乾脆當不知道,直接批了,讓這夥人快點上路。
路常設兩司,監司和帥司,監司分漕司、憲司和倉司。帥司就是經略安撫司,長官為安撫使。而節度使是數路的最高武官,當然明官之複雜那是相當的複雜。戚繼光現在是帥司的經略安撫侍郎,這官不算大,但上面的老大都聰明,戚繼光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干涉和過問艦隊的事。
海州、揚州、福州是杭州艦隊三大軍港和軍營所在,檢查團先到的是海州,按計劃就跟隨迎接的艦隊南下,直到福州,結束巡查。
其他幾司官員都來迎接,帥司老頭推說自己身體不適,讓戚繼光代替接待。而在海州軍營一看,常智光就不樂意了,常智光問:“為何不統一服飾?”
“?”大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