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1 / 4)

錢嘛,做人要厚道,過河拆橋少幹,否則以後挖不到人。”

朱玉來興趣問:“他什麼時候說的?”『婦』女邊倒茶別道:“每月安國學堂有兩節工商課,都是常大人親自去上的。好多人聽的。”“你們這常智光大人就有這麼好啊?怎麼全縣都在提?”

“你這什麼話?”中年『婦』女有點不滿道:“這麼說吧。我家裡鹽罐滿的、存金也不錯。想吃什麼也都買得起,想做衣裳馬上可以去做。你看看我姐姐家,那官是不錯,什麼勤政愛民,把自己累吐血了還堅持公務。聽說,而且三餐不見肉,看起來是個好官。但是我姐姐那吃的是什麼?白米飯也是三天一食,平時就是雜糧,而且一天兩餐半飽半飢。穿的衣服都是我這邊送過去的,還捨不得穿。吃的也是,天天就東摳點錢,西省點錢。常大人說了,他反對浪費。但是錢不是省出來的,錢是賺出來的。”

“這安國就沒對你們常大人有意見的?比如那些收入低的,會不會眼紅?”“我和你說,只要不懶。去學堂學上幾個月字,而後再學兩個月場子的培訓,每月最少也有兩貫多錢。你說的收入低,一是懶,那沒辦法,二是身體殘疾。身體殘疾的,衙門可都有照顧。比如每人每月可以向米行拿米二十斤,豬肉三斤。這些都是報到衙門的帳,逢年過節還有專門的福利金髮下去。”中年『婦』女道:“我去煮飯,你們自己隨便。”

朱玉笑道:“大嫂不高興了,我就不信他有這麼好,吃了飯,我們出去轉轉。”

又轉了一下午,朱玉終於發現安國也有反對常智光的,那就是地主。雖然常智光也想了辦法,但總有部分地主對常智光不太滿意。最重要是工商的發展,導致農村人口的減少,也導致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對小百姓是好事,田多了。但對地主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而且還有常智光那道令,但凡荒廢一年,沒有客觀理由的,官府將收回田地,交於族長或者就地拍賣,所得拍賣款將給予地主。

古代的地主其實倒不算太壞,按照常智光看,並不是什麼窮兇極惡之人。看得最多還是能省,如地主們就絕對不會在年節參加賭博,而他們長工則是年前拿了錢,年節就賭掉。他們對自己也摳,菜里舍不得放油,這樣自然就擺到了長工們身上,長工們就覺著地主在盤剝。由於常智光處事公正,還有米價的穩定和緩慢上揚,地主們有意見也有限得緊。

傍晚,朱玉打發大部分內衛去南門報道,自己帶了兩名內衛和小青遊覽起了西街。東街被設定成商品擺設,西街重點則是產品展示,此地所有產品不零售,只批發。也就是安國商人尋找二級代理商,或加盟或合股在外地開分店。

本次客商來的要比運動員多得多,這邊接待也有規格。陶瓷商人有陶瓷商人接待,紡織有紡織的接待,養殖有養殖的接待。雖然外行,但朱玉看看那產品的質量,部分確實已經超過了皇家。特別是布料和紙料,水準相當的高。一名接待者道:“這位娘子,你說什麼都可以仿造,但惟獨這技術不能仿造。沒有技術是仿造不出來的。如果你要加盟,只要負責生產,我們有專門的師傅去你那負責指導。”

“我就隨便看看。”朱玉點頭,這邊的人比東街少了不少,多是在展示臺後面屋子談生意的。朱玉湊近一聽,無論是什麼生意,要求都是契約。條條款款寫好,摁手印再簽字,而後再送到南街臨時衙門公證處公證,衙門那有專門負責公證此事的衙役。交納幾十文後,衙役會把這契約抄錄,讓雙方簽名入擋封存。

按說法,此街廣交會將持續一個月以上,光明報在宣傳運動會的同時,也對商業協會進行了宣傳。不僅有外出,也有引資。比如茶葉一途,安國基礎就很薄弱,也沒有自種地,這就要和東南商人談商路,代理茶葉朝北面銷售。

朱玉點頭對小青道:“這辦的還挺有譜的。常智光不自私。”“不自私,什麼意思?”“這些商人去外地開分店,稅收可都是其他縣的事,和安國沒有什麼關係。他也鼓勵人家這麼做,倒真難得。”“難得就難得,姐姐,你走了一天餓不餓?”小青『摸』肚皮。“餓了,北街頭剛看了有家王家酒樓,你們去看看有沒位置。”“是!”兩名內衛接令。

約莫過了半盞茶的時間,一名內衛來到朱玉身邊道:“官家,有位置了。”“去了這麼久?”朱玉和小青到北街進了酒樓,卻見酒樓內人滿為患,連站著吃東西的人都有。而在二樓最好的靠窗臨街位置,自己的一名內衛肅立一邊,地上有點狼籍。再看四周,全部食客都很憤怒看自己的內衛。

“怎麼回事?”“回官家,小的看這位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