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蓋爾芒特家那邊 作者:團團

約賠償金。即使她花錢不如克莉奧佩特拉1大手大腳,也不象她那樣驕奢『淫』逸,但她坐著高階馬車也有辦法吃窮幾個省,吃窮幾個王國。但是,這個矮個子太太是一個時運不佳的女演員,她對拉貝瑪恨之入骨。剛才,貝瑪登場了。啊,真是奇蹟!對於拉貝瑪的才華,從前,我曾經廢寢忘食地想把它的實質抓住,但它總是避開我;可是這幾年我不去想它了,而且此刻我對它毫無興趣,可是它卻輕而易舉地博得了我的讚歎。正如那些功課,晚上我們拼命學習,搞得筋疲力竭,也未能把它們裝進腦子裡,但是睡上一覺,我們就把它們全記住了;也如那些死人的面孔,我們的記憶竭力去追尋,卻始終回憶不起,可是當我們不去想它們時,它們卻會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眼前。從前,為了要孤立地看出拉貝瑪的才華,我幾乎把我事先研究過的所有扮演《費得爾》的女演員的共『性』從我對角『色』特『性』的理解中除掉,以便看到剩下來的只是拉貝瑪女士的才華。然而,這一才華,儘管我竭力想在角『色』之外看見它,它卻同角『色』渾然一體,不可分離。這同大音樂家的情況類似(凡德伊彈鋼琴時就是這樣),演奏出自一個如此偉大的鋼琴家,聽眾甚至忘記了這個藝術家是音樂家了,因為這種演奏不運用一整套的指法(而卓著的效果到處可見),不運用一連串飛濺的音符(至少,那些如墮五里霧中的聽眾以為從中發現了物質的、可以『摸』到的才華),它變得那樣透明,那樣富有內涵,聽眾不再感覺到它的存在,它彷彿成了一扇窗戶,朝著一部傑作開啟。阿里西、伊斯梅爾和希波呂託斯的聲音和動作的用意,象一道環繞周圍的莊嚴或精緻的邊界,但我還能分辨得出來,然而,費德爾卻把她的聲音和動作的用意內在化了,我費盡腦汁,也不能從語調和姿勢中發現她的用意,或從它們過於簡單一致的表面上捕捉它們的效果,因為它們完全融於其中,沒有突出地顯示出來。在拉貝瑪的聲音中,不再存留任何無生氣的和不聽使喚的殘渣餘屑,它不讓人看出在它周圍有過剩的眼淚,可是在阿里西或伊斯梅爾大理石般的聲音上,可以看到有淚珠在滾動,因為淚珠沒有被吸收;聲音融於最小的細胞內,變得微妙地輕柔,猶如大提琴家的提琴,當大家誇獎它音質優美時,想稱讚的不是它的物理屬『性』,而是它的高尚靈魂;又如一幅古代風景畫,畫面上仙女消逝的地方有一潭靜靜的泉水,一個可辨別的具體的用意變成了一種具有音『色』特徵的東西,清澈得出奇,明淨而又冰冷。貝瑪的聲音被詩句送出她的嘴唇,同樣,她的雙臂似乎也被詩句輕輕舉到胸口,就象那些樹葉,被溢位的水推著移動位置;她那逐步形成的而且還在不斷完善的舞臺風姿都一一經過仔細推敲,她一舉一動的道理和其他演員隱約可見的動作的道理有著不同的深度。她的道理不再受意志的控制,而是融於費德爾這個人物發出的豐富而複雜的顫抖的光輝之中,入『迷』的觀眾竟不把它們看作藝術家的一大成就,而是生活中的一個事實。而那些白麵紗,疲倦不堪,忠心耿耿,彷彿是有生命的物質,由半異教半揚申派2的痛苦編織而成,象一隻嬌弱而又怕冷的蠶繭,在這痛苦周圍收縮。所有這一切,聲音,風姿,動作,面紗,環繞在一個思想,即一句詩這個軀體周圍,而這個軀體與人體不同,不是不透明的起障礙作用的物質,而是一件純淨的超塵脫俗的衣服。它們不過是外加的包皮,不但沒有遮住靈魂,反而使它更加燦爛,而靈魂把它們吸收,並在它們中間散發。它們不過是半透明物質的溶岩流,層層疊晝,使穿透它們而受到阻礙的那束中心光柱折『射』出越來越富麗的光芒,並使被包在光柱外面的火焰滲透了的物質散發得更廣、變得更珍貴、更美麗。這就是拉貝瑪對作品的表演。她的天才賦予作品以生命,並且創造了第二部作品。

1克莉奧佩特拉(公元前69—30)埃及女王,美貌非凡,驕奢『淫』逸成『性』,後為羅馬大帝凱撒和安東尼的情『婦』。

1一譯冉森派,或詹森派。崇尚虔誠和嚴格持守教會法規。教會的最高權力不屬於教皇而屬於公眾會。後被羅馬教皇作為異端,下諭禁絕。

說實話,我這次對拉貝瑪的印象,儘管比以前更好,但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我不再拿我的印象同我頭腦中對於戲劇天才先入為主的抽象而錯誤的觀念作對比罷了。我覺得戲劇天才恰恰就是指這種沒有成見的看法。剛才我想,我第一次聽拉貝瑪的戲時沒有享受的樂趣,就是因為我對她寄予的希望太大,正如我以前去香榭麗舍大街會我的情人希爾貝特一樣,因為對她熱情過高,慾望過強反而感到失望。在這兩次失望之間,除了要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