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在昭寧的事蹟,他最擅長的便是以少勝多,變不可能為可能。師弟沒有見到凌副元帥,那只有一個可能,他帶著人馬去進攻龍江府了。畢竟在凌副元帥的心中,他無時不刻不想攻克龍江府,以打通與昭寧的通道。官軍主力來對付我們,又正好為凌副元帥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他怎會輕易放過呢?”
“凌副元帥以少勝多的事蹟,我也聽說過。或許是我孤陋寡聞吧,在他諸多的事蹟中,我卻從未聽說他有過以少勝多攻克堅城之事。”說到這,蘇伯韜出人意料地口風一轉,又道:“大師兄以凌副元帥往昔的英雄事蹟推斷他能攻克龍江府,與我判斷師傅能給我們帶來援軍,是不是有得一比?應該沒有什麼差別吧?我想與凌副元帥相比,我們大家還是寧肯相信雲元帥多些。而堅守與突圍相比,顯然還是堅守風險更小。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做出突圍的決定?這豈不是自找苦吃,費力不討好,拿兄弟們開涮嗎?”
“師兄方才分明已說過贊成突圍,話沒說兩句,怎麼又出而反爾了?當著大家的面,你如此做法,是不是有些過了?”李飛自覺被蘇伯韜的話戳到了痛處,只想把話題引開。
“我同意突圍是建立在突圍必須要比堅守更有利的前提下,是有條件的。我們的損失已經夠慘重了,再也經不起折騰。這五萬人是我們今後重新崛起的火種,我不可能看著有人把這火種葬送。今天我先把話摞在這兒,如果師兄師弟不能給我一個十分信服的理由,我是不會贊同突圍的。絕不會!”蘇伯韜這番話擲地有聲,堅決異常,再無轉寰的餘地。
“蘇師弟如此意氣用事,真讓人難以理解。雲元帥是一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