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春且住 作者:九十八度

展。當即她眯了眯眼,然後答道:“語言一直在發展,幾千年前這個字還有別的音,並不能說它不合韻。如其雁於 飛,其雁于歸,雁雁交鳴,雁雁相蒲。蒲字我們現在讀來當然是與飛、歸兩字不合韻,但是如果仔細地檢視史書裡的記述,會發現蒲在大約一千三百年前的記載裡有‘同偎音’的註解,飛、歸、偎,這樣自然就合韻了。”

她為什麼會知道呢,不止是因為她看了書,更因為現代就有類似的記述,當然蒲這個字在現代沒有同“違”音的註解。要論起出名來,當然還是“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這在古代得讀“霞”音。

這一說完,下頭又是一陣很輕微的討論聲,陳紫微就由著大家討論,她只希望這一個時辰趕緊過去,最好討論完了就下課。

但是課堂秩序實在好,只討論了不過一小會兒就停了下來,於是她只得繼續開講:“既然幾千年前沒有絲竹之樂,而《集》《聲》《曲》又是需要和樂音而唱的詞章,那麼我們的先民們是用什麼奏出樂音的呢?”

話音一落下,下面就有人答道:“以玉為管樂?”

“玉片銅片也可為樂。”

“彈劍亦有聲。”

“擊掌即可。”

不愧是文人,想法十分天真浪漫美好動人,陳紫微心想:“你們都是實力派嘛,個頂個的想著清唱。”

待答話聲落下後,陳紫微指了陳列架上的笛,便有人上前去取了遞給她,她接過笛說:“大家可知道它有多少年了?”

“據說這是三千多年前的玉潭古笛。”

“是,玉潭骨笛,它的材質是玉潭鳥的蹜骨。沒有絲沒有竹的時代裡,我們的先民們也是大有智慧的,他們用當時隨處可見的玉潭鳥為笛,一樣奏出了美妙動聽的樂音來。”qǐsǔü陳紫微一這說著還不停地擦著那骨笛,因為她要——吹!

話一說完笛就橫在了嘴邊,這所謂的玉潭骨笛,她細細觀察過還很完整,所以她就想試試,她也沒想過吹不出來會鬧笑話,她只是覺得這麼個神物在自己面前應該試試。

於是在眾人傻眼愣神沒反應時,她就開始吹出了一個響亮幽長的聲音,明顯聽得出來是個“5”,清晰而且美妙,遠不是竹管能比得了的,甚至是價值千金的玉笛也不可比擬。

就這一聲“5”出來,在場的人聽清楚了,陳紫微也高興了,這音兒不但準而且音質還非常好,幾千年前的物件兒,誰能想得到還能吹出聲響來,誰能想得到吹出來的還這麼清晰。

再然後陳紫微就決定,咱吹支曲子吧,心裡又想道:“這麼好的笛吹流行歌兒她會自己抽自己,可是當年學笛啊簫啊之類的樂器時學的古典名曲全忘了。”

末了末了她想起比較靠譜一點的曲子只有《梁祝》,這個她也就會很經典的那一小段兒

一段兒《梁祝》過後,整個課堂上再沒有了半點聲音和動作,就連陳紫微自己也不由得陶醉了。只有這樣的樂器奏出來的才叫曲子,鋼琴、古箏一流實在不能比。

最後還是陳紫微自己先回過神來,嘆了一聲道:“何謂繞樑三日不絕於耳,今天終於見識到了,果然是可三月不知肉味兒啊!”

一句話倆典故,陳紫微一點兒自覺沒有,下面的人看著陳紫微已經震驚、震撼到沒法兒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心情了,因為陳紫微形容得太妙了。

“今日所聽所見,都說明一件事兒,文玩雅賞一道,不在文和雅,而在乎玩和賞。透過玩賞古董雅器和古老的歷史對話,那才是文玩雅賞最高的境界,擺在架上千日只是文雅之物,玩賞在手裡,並透過玩與賞接觸歷史、瞭解歷史,這才真正的目的。”陳紫微心說擺在架子上說自己是收藏家的人,不過是個古董匠,一件古董不止有價格更有價值。

眼看著快到放課的時候,陳紫微來了一句總結性的話:“見古董如見朝代更迭、興衰榮辱,賞古玩便似賞滄海桑田、人世古今。以小物而見大天地,文玩雅賞便是如此”

然後,下課,陳紫微瞥了眼下面靜悄無聲兒的場面,默默地退了,然後一看手裡還捏著那玉潭骨笛呢,咱是不還回去呢?還是不還回去呢?還是不還回去!

留著玩兩天?這想法太美好、太勾引人了

正在她高興的時候一隻玉琢般的手掌伸到她眼前來了,嘴裡只蹦出一個字兒來:“笛!”

顧長安,姐恨你,這麼點兒東西都不能讓姐玩,只是玩又不帶走!姐不幹了,心驚肉跳的一堂課下來,連半點兒福利都沒有,姐不幹了、不幹了、不幹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