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1 / 4)

小說:紫陽 作者:那年夏天

逼�常�詈蠡鉤閃巳思業牟皇牽�萌思曳詞 �

南行不久,莫問發現了一處建在避風向陽處的石屋,由於海島溼氣較重,石屋外的牆壁上長滿了青苔,觀其樣式當是前秦時期的產物,石屋外有幾分薄田,田間生長著一些常見的穀物,由於未施土肥,穀物長的很是低矮。

石屋有三間,入口在西間,進門是灶間,中間為臥室,東屋是經堂,香案上擺著一個灰色的骨灰罈,骨灰罈的存在表明這裡先前還住了一個人。

“可以借鍋做飯,除此之外不要動房內其他東西。”莫問衝老五說道。

老五答應一聲,開始自灶下生火,莫問回到屋外,檢視牆根生長的幾株植物,他在無量山修行時曾經遍認草藥,世間大部分的植物都能入藥,故此他識得九成以上的草木,這幾株植物他也認識,只是祛除風寒的尋常草藥,不是什麼仙品。

房屋周圍有三條小路,一條通往後山,也就是二人先前過來的那條路。另外兩條一條向南通向海邊,還有一條通往西山,莫問先行來到海邊,發現海邊豎立著一尊與人等高的石像,石像的眉目已經難以辨認,觀其輪廓當不是佛門人物,石像豎立的位置比較特殊,佔了馬蹄形海灣的坎位,坎為水,由此可見這石像是島上障眼法的陣眼,海水上漲觸及石像,島上的障眼法就會起效。

西側的那條山路通往島上的一處水眼,水眼位於一處石壁下方,清水自石壁外聚整合潭,水潭也不大,只有三尺見方,清澈見底,莫問嘗過一口,發現泉水清澈甘甜。

一個地方的地氣如何自水質上有最明顯的體現,清澈甘甜的泉水只會出現在地氣較好的區域,這裡地氣很好,滋生靈物的可能性很大,但靈物生長在何處?

好在這處島嶼方圓只有五六里,尋找想必不會太困難。

按照常理推斷,那尼姑如果知道島上的靈物生長在何處,應該會經常過去檢視,只要去的頻繁,總會留下蹤跡,三條路,有兩條已經檢查過,只有二人沿之而下的那條路他沒有去過道路的盡頭。

心念至此,莫問走回老路。

那中年尼姑仍然站在原地,那條黑狗已經甦醒,趴伏在她的身邊,見莫問到來,呲牙衝其示威。

莫問繞開那尼姑和黑狗,沿著小徑上行。

“你登島究竟有何意圖?”身後傳來了尼姑的聲音。

“你何時來到這處島嶼的?”莫問止步轉身。

“四十年前。”尼姑並不想激怒莫問。

“敢問師太,那時你多大年紀?”莫問問道。

尼姑猶豫片刻方才出言回答。“七歲。”

“令師何時圓寂?”莫問又問。

“已有三十年。”尼姑說道,“你究竟有何意圖,直說來意。”

“尋一樣東西。”莫問說道,先前的幾句交談他已經胸有成竹。

“何物?”尼姑追問。

“這島上的那株何首烏是否已齊七竅?”莫問反問。

“你如何知道這些?”尼姑驚呼。

“島上並無舟船,亦無可載人的飛禽,以你的修為還做到來去自如,令師圓寂三十多年,你身邊的這條母犬當是其圓寂之前帶上島嶼的,若無靈物補益,它活不了這麼久,皮毛更不會如此黑亮,既能延年益壽,又可黑髮去皺的靈物只有生長了千年以上的何首烏”

第三百二十章 萬年何首烏

那中年尼姑聞言大驚失色,莫問所言不差,這處海島上確實生有一株神異的何首烏,乃本島靈根所在,但此事並無外人知曉,莫問僅僅透過一些旁枝末節和看似無意的幾句交談就判斷出了島上有成形何首烏,其心思之縝密當真恐怖。

莫問透過那尼姑的神情知道自己猜對了,但他並無自得和歡喜,反而對這尼姑生出了憐憫之心,此人臉上的驚詫表明她久居孤島,無甚心機,故此才會對他的推斷感到驚訝,實則這種淺顯的推斷放於市井根本算不得什麼。

“那株何首烏是否齊了七竅?”莫問轉身走向尼姑。

中年尼姑雖被封點了穴道,脖頸以上還可活動,聽得莫問言語,歪頭側目並不答話。

“若是那物齊了七竅,貧道只取其幾粒種子,若是未齊七竅,對貧道毫無用處。”莫問說道,所謂齊了七竅就是可以變化為人,何首烏在藥草之中歸於中上品,自身算不上非常神異,若想齊全七竅變化為人,至少也要存活數千年才行。

“花言巧語,若是告知了你它的所在,你定會抓它。”那尼姑撇嘴冷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