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3 / 4)

就這麼沒有魅力?

直到有一天跟李植閒聊聊到這個女孩,劉青才得知這茗藝有著一段讓人嘆惜的身世:在她十歲那年,與她相依為命寡居的母親,被歹人當著她的面**而亡,之後她又被賣入青樓,看盡了這世間最骯髒的男女之情,所以她曾立誓,此生再不嫁人。

此後劉青對茗藝除了欣賞,更多了一份敬重——有著那樣的遭遇,在面對他人時心態還能如此平和,比起那些稍不如意就怨天尤人、憤世嫉俗的人,她實在是讓人肅然起敬。

這樣過了十天,那天劉青與李植、陸寶成在前廳吃過飯正要去茶園,守門的小廝拿進來一個拜帖。陸寶成接過一看,忙叫住正往外走的劉青:“子衿你先別走,有人請咱們去喝茶。”

第一百三十四章 這是假的

“啥?”劉青轉過頭來。“誰這麼有趣?咱們就是開茶館的,那人還請咱們去喝茶?”

陸寶成拿著拜貼嘿嘿一笑:“這不是看咱們還沒開業嗎?就是那天在寧遠居遇到的王承王迎文。”

“哦。”劉青又抬腳往外走,“沒興趣。”

“別啊。”陸寶成急了,站起來拉住劉青的胳膊,“哥哥在家悶得慌,好歹你得陪哥哥去走走,人家請的第一個就是你,你要不去,我們就不好意思去了。”

“是啊,這茶園你天天跑,挺累的,休息一下吧。”李植也開始幫腔。

“好吧好吧。”劉青把胳膊從陸寶成的魔爪中抽出來。她對去喝茶沒意見,只是有些懶得應酬這些個酸不溜丟的文人雅士。不過既然陸寶成把話說到這份上,她不去就要被扣上一頂枉顧兄弟之情的大帽了,“請的什麼時候?”

陸寶成又拿著拜帖研究了一下:“隨時恭候。”

“那咱們這就走?”

“走。”陸寶成向一直坐著的李植揮手,率先出了門。

這回三人乘了一輛車,前往王承居住的清波門。清波門在五代吳越時為涵水門;南宋紹興二十八增築杭城,為門十三,清波門是西城門之一,瀕臨西湖之東南,取“清波”之意。這裡與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相近。南宋的御花圃便建在此地,一派青蔥柳色,柔順囀鶯鳴景象,成為了詩人墨客及書畫家的寓居之地。

那王承是杭州一個小有名氣的畫家,家境也還寬裕,便特意在這清波門購了一個小院,專為吟詩作畫聚友之用。劉青進了門,看到他這兩進小院雖無歸園那般詩情畫意,但時時處處倒也頗顯主人的精心營造,佈局造景上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王承見他們來,迎出大門之外,又帶他們遊了一圈院子,撫著小鬍子甚是得意地道:“不知某這院子還入得三位仁兄之眼否?這附近所住之友對某這小院倒是頗為讚歎,他們建小院時也常請某去出出主意。聽說岳陽和南昌的歸園以景取勝,某倒未有幸一觀。如今對這杭州的歸園甚是期待啊!”

李植忙取出一張歸園茶居的銀卡奉上:“茶居開業之日敬請光臨。”

王承接過銀卡,笑得很是開心:“一定,一定。來,三位請裡邊坐。某上午在街上正好遇見明心大師,特請大師到家中坐坐,正好給三位兄臺引見引見。”

待到跟著王承穿過堂屋來到一間敞軒時,劉青等人又暗自叫起好來。這王承所購之屋只有一小塊是臨湖的,他便在這個地方臨空挑出水面,用木頭建了一間四面皆空的飛簷敞軒,敞軒的地板被漆得極為明亮,軒之中央放了一張精美的雕花矮木桌,四周擺著蒲團,一眼望去給人一種極為空靈之感。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王兄,好地方啊!”李植看了,忍不住讚道。

“欲取鳴琴彈,常有知音賞啊!哈哈,三位仁兄乃某之知音也!”王承聽贊,極為高興。

蒲團上此刻坐著一個六十開外的老和尚,他見王承幾人進來,皺著眉道:“迎文,怎的去這許久?”

“迎文陪這幾位好友參觀這小院,怠慢了大師,還請大師恕罪。”王承笑道,“來,明心大師,迎文給您介紹一下這幾位好友,這是劉青劉子衿,這是李植李林森,這是陸寶成陸又安,都是歸園茶居的東家”

“唔。”明心大師聽了劉青三人的身份,也不起身。淡淡地看了劉青等人幾眼,點點頭,也不等王承說完話,便道,“你不是說有好茶嗎?趕緊拿出來吧。”

“好,好。”王承倒也不生氣,請劉青三位坐下之後,便回屋裡去了。一會兒的功夫,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紫檀木盒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