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克寫的政治書籍,何倩覺得這書裡也有些真知灼見,但是對寫這種書的人,何倩認為絕對是認幾個字就不知道自己吃幾個饃喝幾碗湯的傢伙。何倩對陳克的畏懼,是因為陳克實實在在的建起了自己的勢力,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能夠獲得可怕的戰果。當這力量威脅到何倩正常的生活,再配合了何倩對陳克本人的反感,這讓何倩心中對陳克生出一種極強的殺意。
如果陳克現在死了該多好。何倩第一次真心希望一個人去死,這種想法讓何倩心裡頭好受不少。
孫永勝第二天起床後依舊很不高興,吃了早飯,他就趕去陸軍部。最近為了出兵的事情,陸軍部鬧的很不成體統,甚至把中高階軍官都給弄到北京來。說是要訓話備戰,其實根本就是要分化北洋軍。孫永勝和大部分中級軍官根本就不想尿現在的陸軍部,只是不得不來這裡聽陸軍部的官員說些屁話。
一進陸軍部,孫永勝發現自己居然是來的比較早的。軍官們不少家住北京,理論上他們應該住軍營,實際上家在北京的跑回家住去了。住軍營的反而更懶,來的更不及時。陸軍部的大員們還不剩中級軍官。看著稀稀拉拉的同袍,孫永勝想起在軍營的時候,袁大人自己從來早起,軍官們更不敢晚起。袁大人被迫離開北洋之後,在這京城裡頭,軍紀整個就開始渙散。孫永勝發覺自己還是喜歡袁大人執掌北洋時候的紀律嚴整。
1906年滿清官制改革,兵部、練兵處和太僕寺統一為陸軍部,鐵良離任軍機,專任陸軍部大臣。慈禧恐袁世凱尾大不掉,將北洋六鎮中的一、三、五、六鎮盡數劃歸鐵良統領,造成鐵良與袁世凱相抗的“均勢”。現在的陸軍部大臣鐵良本來就是跟著袁世凱一起參加訓練北洋新軍,但是他不是行伍出身,真正的執行都是袁世凱一系完成的。現在身為陸軍大臣,掌管著精銳的北洋新軍,但是北洋軍根本不服氣鐵良。
這次剿滅安徽亂黨的軍事行動,若還是袁世凱執掌北洋軍,有著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操辦軍務,現在北洋軍早就該出動了。現在鐵良掌權,王士珍出任江北提督,已經前往赴任。段祺瑞作為袁世凱的鐵桿,有說法要讓段祺瑞負責各個陸軍學堂的督辦。馮國璋官居軍諮使,主管練兵政策的制定。袁世凱時期,馮國璋自然能派上大用場。但是現在鐵良卻可以順理成章的讓馮國璋成為“諮詢”。
架空這些袁世凱的鐵桿倒是容易,從奪權的角度來說,鐵良達成的目的。可是這隻適合和平的時期,現在要打大仗,架空了這些人之後,鐵良基本上就無人可用。雖然他也努力想整頓北洋新軍,可中高階軍官一致的不待見鐵良,他也無可奈何。雖然慈禧知道鐵良的難處,沒有催促過甚,可鐵良自己著急。
在孫永勝到了陸軍部半小時後,鐵良眼睛通紅的也到了陸軍部。一進陸軍部,他就讓人請段祺瑞過來。段祺瑞現在雖然有諸多兼差,甚至還身兼福建汀州鎮總兵之職,不過依舊官居第三鎮統制,在北洋軍公幹。
段祺瑞進屋見了鐵良,行禮之後鐵良讓段祺瑞坐下。“段統制,此次剿匪事關重大。我決意讓你帶第三鎮南下剿匪。”
聽了鐵良的話,段祺瑞心裡頭暗罵,“這麼點命令到拖現在才決定,你早幹什麼去了?”心裡頭罵歸罵,段祺瑞起身答道:“卑職領命。”
鐵良看段祺瑞沒有抗命,心裡頭放鬆了不少。這些日子以來,鐵良也想早做決定,但是宗社的那些王爺們卻整日拉著鐵良參加宗社的會議。王爺們的想法很簡單,鐵良好不容易執掌了陸軍部,就要趁現在清洗北洋新軍裡頭袁世凱的勢力,讓宗社完全執掌北洋新軍。
雖然也希望扼制袁世凱的勢力,但是鐵良也不喜歡這些王爺貝勒,若讓他們執掌北洋軍,北洋軍頃刻就得垮臺。鐵良想讓北洋軍成為朝廷心腹,社稷干城。卻不是想讓北洋軍變成只懂得提鳥籠逛窯子抽大煙的新八旗。由於鐵良的拒絕,這些王爺對鐵良可是極度不滿的。而北洋新軍則認為鐵良趕走袁世凱,妄圖獨霸北洋新軍。對鐵良也是絕不配合。鐵良夾在這兩股勢力之間,夾板氣讓他心力交瘁。
“段統制,陸軍部認為這次剿匪走徐州。”鐵良說道。
“為何不走京漢線?從阜陽進攻匪首盤踞的鳳臺縣很是方便。”段祺瑞覺得不太理解。
鐵良解釋道:“陸軍部覺得還是合兵一處更好,第三鎮到徐州之後,與王士珍提督一起剿滅叛匪。加上江南提督與湖北新軍同時出兵,三路圍剿,當可大勝。”
聽了鐵良的話,段祺瑞心裡頭冷笑,什麼陸軍部,也不過是鐵良自己的主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