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我淮南軍也不是吃乾飯的,再怎麼說,孫堅也是有大功勞的,盟主不該怎麼輕易給他定罪,這也太草率了吧。”
袁術這麼一說,基本上就是站在了孫堅這一邊,這時,袁紹的臉色就難看了,他還真拿不出什麼證據,要不然也不會等到現在來這麼一出啊。
眾人都在僵持,唯有幽州軍還在冷眼旁觀,這時,孫策轉頭看著公孫續,他希望公孫續能幫忙說上幾句話。
公孫續自然看到了孫策求救的眼神,但是,從這眼神中,公孫續還是發現了一絲愧疚的意思。
目前這情況,袁紹也確實堅持不下去了,公孫瓚在被公孫續推了一下後也提高嗓門問道:“盟主就拿出點更能說服人的證據吧,我幽州軍可以主持這個公道。”
聽公孫瓚這麼一說,袁紹知道自己是沒戲了。於是,袁紹冷哼一聲放下寶劍。
孫堅也放下佩刀然後罵道:“自會盟以來,我和我麾下兒郎一直拼殺在最前線,到頭來竟然換來這麼個罪名。哈哈哈哈哈,這會盟,不來也罷。眼看董卓逃走卻不追擊,只知道誣陷自己人。
哼,諸位,我先走了,這裡,我是呆不下去了。”
說完,孫堅就帶人離開了大帳,看來,他是要率軍回去了。
第144章 :各自結仇1
眼看孫堅就這麼走出大帳,眾人誰也沒有上前阻攔。 袁紹倒是想阻攔來著,但是,現在這個情況,誰會站在他這邊,誰又會幫助他呢?
原本最支援他的曹操,現在也變得對他不理不睬,更別說幫他去得罪孫堅。至於其他人,站在袁紹這邊的說話基本都沒有分量,所以,袁紹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到手的玉璽就這麼跑掉。
幽州軍這邊雖然沒有明擺著站在孫堅這邊,但是,連實力強橫的幽州軍都沒有說攔下孫堅,其他人更不會出這個風頭。
其實,這件事情看起來很簡單,暗地裡,眾人又是各有各自的心思。
袁術不想自己大哥就這麼輕易得到玉璽,所以他才會阻攔袁紹,只要孫堅回了江東,玉璽多半是他的。
而曹操呢,在經歷過這一系列的事情後,他也看清了袁紹的嘴臉,現在的袁紹,家大業大,名聲又極好,如果這時候讓袁紹得到玉璽的話,那就真是如虎添翼。所以,曹操也不願看到玉璽落在袁紹手上。
更重要的是,只要玉璽不在袁紹手上,曹操相信,他就有機會將玉璽弄到手。
而公孫父子這邊,他們一來不想看到袁紹壯大,而來又不想得罪孫堅,不管怎麼說,孫堅的勢力還是很弱小,就算有了玉璽也無濟於事,最多也就是偏安一隅。
所以,倒不如現在賣孫堅一個人情,孫堅的領地跟幽州幷州這邊完全不搭邊,兩軍暫時是不會有任何矛盾和衝突,反觀袁紹就不一樣了,袁紹現在正想將勢力滲透到冀州,這就會跟幽州,幷州接壤,利益衝突在所難免。
孫堅走了後,大帳裡一下子冷清下來,剛剛那場鬧劇已經將眾人的性質攪和的半點不剩。尤其是袁紹。
自會盟以來,袁紹一直扮演著高高在上的盟主的角色,受眾諸侯尊敬,萬人敬仰。雖然這中間有那麼幾次,他的風頭被公孫續和幽州軍給蓋了過去,但好在公孫續做事還有分寸,至少會顧及到不把事情做絕。
可是,孫堅這就不一樣了。孫堅直接將擺明了要跟袁紹對著幹,就算沒有袁紹的允許,他也要撤軍。袁紹的威信,直接就沒有了,現在,要是袁紹釋出個命令,也不知道會有幾個人遵從。
眼看眾人都不再說話,這時候,袁紹準備說幾句話來緩和一下氣氛,畢竟只有孫堅一個人走了,倒是還沒有完全影響到大局。只要接下來的人聽命令,袁紹就可以繼續當他威風的盟主。
袁紹看著眾人說道:“諸位,孫堅這賊子,不聽號令,自視甚高,今日竟然私自退兵,完全不顧及討董大業還沒有完成。此人妄稱忠良,我們不必在意,少了他孫堅一人,這討董大業還是要繼續。諸位覺得如何?”
眼看其他人不敢回話,這時候,公孫續站起來對袁紹行禮道:“啟稟盟主,自會盟以來,我幽州將士一直廝殺在最前線,將士們忠心為國,都捨生忘死與敵軍廝殺。
現今,我幽州軍戰損率極大,不少將士都已經受傷卻沒有得到妥善治療。戰馬的損耗率也極高,縱使如此,我軍也還是要繼續跟董卓死磕到底。
但是,為了安全起見,也為了能保持我軍的戰鬥力,我想將受傷的將士先遣送回幷州,其他沒有受傷的將士將留下來,我父子二人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