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強悍也還只是步兵,移動速度也不快,右營現在被破壞的也不怎麼嚴重。
最終,右谷蠡王呼叫戰馬三千匹,硬是讓騎兵驅趕戰馬去撞擊陷陣營的盾牌陣,陷陣營將士知道事不可為,再在敵軍營地內耽擱的話,敵軍很快就要反撲了。
反正自己這邊已經匈奴右營殺了個痛快,在遭受到戰馬接二連三的撞擊過後,陷陣營將官們指揮盾牌陣且戰且退,慢慢朝缺口殺去,以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退出匈奴右營。
右谷蠡王並沒有過多的派遣士兵上前阻攔,他心裡清楚,陷陣營要走,他這邊根本就攔不住。於是,在勒令部下繼續驅趕戰馬將陷陣營驅趕出營地的同時,右谷蠡王也抓緊時間讓營地內的幾萬騎兵趕緊列陣穩住陣腳。
可是,匈奴左營這邊的運氣就要差上很多,重甲騎兵攻擊力強,速度快,根本就不是普通軍士能夠阻擋的。左谷蠡王也想過用戰馬去衝擊重甲騎兵。
可是,戰馬也是有靈性的,驅趕戰馬去撞擊陷陣營的盾牌陣,它們或許還不怕,在沒有騎兵的情況下,也還有不少戰馬朝前衝,可是,面對重甲騎兵,很多戰馬都害怕了,哪怕是有騎兵在背上,它們都不敢朝前衝。
面對亂糟糟的營地和潰散計程車兵,再加上在營地內囂張的北疆軍重甲騎兵,左谷蠡王現在很是氣壞了,可是他也沒有辦法,要想保住營地就得擋住重甲騎兵。
可重甲騎兵是這麼容易就能阻擋住的嗎?中軍三萬騎兵都沒能撐住多久,更何況自己這邊還沒上馬列陣的部下。
經過一番糾結之後,左谷蠡王以壯士斷臂的決心下令放棄營地,所有將士以最快的速度出營列陣,不要給對方一點攻擊的機會,重甲騎兵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匈奴騎兵敢和其對撞,若是匈奴騎兵不這麼做,重甲騎兵的威力又怎麼能發揮出來呢?
匈奴左營這邊計程車兵都朝營外撤退,營內的障礙物雖然阻擋不住重甲騎兵,但是卻成功阻滯了重甲騎兵的速度。張飛若是想繼續率兵追擊的話,就必須得先出了這營地,但是,到那時候,匈奴左營計程車兵肯定已經在外列好陣勢了。
到目前為止,重甲騎兵取得的戰果也算得上輝煌,再者,騎兵和戰馬的體力消耗也不小,張飛可不想在這虛弱的節骨眼上被匈奴人給圍困了。
他立馬下令大軍停下,然後騎兵都掉頭列陣往回衝鋒。好在當初為這重甲騎兵設計戰甲的時候就考慮到會有這原地掉頭的情況,騎兵將士們都將扣在馬甲上的鐵鏈取下,如此一來,各個騎兵之間相互影響就不大了。
典韋已經率軍守住了重甲騎兵的退路,從重甲騎兵殺進來的那一刻,虎賁軍就沒再朝前搏殺了,有重甲騎兵在,他們的速度就太慢了,所以,他們要做的,就是保證重甲騎兵的後路。
有了虎賁軍的保護,重甲騎兵順利推出匈奴大營左營,但是,這戰鬥,卻還只是開始,重甲騎兵現在要休息,北疆軍步兵,就得登上舞臺。
第302章 :噩耗連連1
北疆軍的戰車陣防禦力強,組建速度快,是最適合步兵在平原地區無所依仗時用來對抗大規模騎兵的法寶。( )。與一般的步軍陣法不同的是,車陣不僅將步兵保護的只剩下一個出口,同時也限制住了步兵的退路,除非戰事結束,否則步兵就必須戰鬥至最後一人。
幸運的是,北疆軍第一次擺出車陣的時候給予了匈奴騎兵重大打擊,這在草原上迅速組建出的一個鐵疙瘩,確確實實讓匈奴戰馬的鐵蹄撞破了血。
此刻,在北疆軍大營正前方,北疆軍的戰車陣再次出現,不同的是,這一次,戰車陣的移動性和靈活性竟然提高了不少。
由於步軍陣型的後方是北疆軍大營,所以這就免去要佈下戰車保護步兵陣型後方的問題,步兵在中間列下陣勢之後,戰車從兩翼上前,而後等戰車抵達預定位置後,士兵們再將戰車的前面轉向外邊,一根根長矛和大刀被繫結在戰車上,此刻都指向著敢於衝過來的敵軍。
鐵槍兵上前列下較鬆散的陣型,長槍兵在後,盾牌兵已經漸漸抵達各自位置,他們跟長槍兵相互配合,立下嚴密陣型,最後的弓弩手,此刻也已經列下三段式陣型。整個戰車陣已經布在北疆軍營地前方。
匈奴右賢王想過趁北疆軍陣型未穩時就發動進攻,他知道這種鐵疙瘩的厲害之處,有這戰車陣在前方,北疆軍就等於搶回了出入營地的主動權,匈奴騎兵想再對北疆軍採取封鎖的話,幾乎是不可能了。
可是,右賢王的想法得不到實施,他最先聚集的三萬騎兵被擊潰後,連帶後邊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