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他學生時代就秘密加入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26歲時已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地區領導成員之一,1971年出走貝魯特。第二年,阿拉維從貝魯特前往倫敦定居。流亡中,他密切關注著伊拉克國內局勢,結識了不少伊拉克流亡人士。1974年,他與部分流亡人士成立了一個旨在推翻薩達姆政權的秘密組織,得到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援。1975年,他宣佈退出阿拉伯復興社會黨。1990年,阿拉維的“倒薩”活動由地下轉為公開。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阿拉維宣告成立“伊拉克民族團結陣線”,任主席。他這個組織比沙拉比的“伊拉克國民大會”早成立一年。1996年,“中情局僱用了阿拉維”,他秘密策劃,準備在伊拉克內部發動一場推翻薩達姆的軍事政變,美國提供了600萬美元經費援助。此事被薩達姆情報機關偵破,參與者均被逮捕處決,阿拉維在伊拉克國內的親屬也受到牽連。
那次軍事政變雖然破產了,阿拉維卻由此積累了一筆重要資本:秘密結識了一些伊軍將領。伊戰爆發,阿拉維回到國內,親自找拉馬迪地區和巴格達以西地區的一些伊拉克將領談話,使這些人“一槍未放就投降了”。
薩達姆政權倒臺後,阿拉維也進入了美國選定的“臨管會”,成為9名主席團成員之一。
阿拉維能當上臨時政府總理,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的英國背景。英國是伊拉克殖民地時期的宗主國,伊拉克舊王室、舊貴族、舊官僚的後輩們,對英國都有一種依戀之情。
英國倫敦是薩達姆時代反對派人士的彙集之地。阿拉維流亡英國30年,在倫敦市郊安家落戶,成家立業,等於成了英國的“養子”。
英國也對伊拉克這個老殖民地舊情難忘,寄居在英國的大批伊拉克流亡者,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英國政府對薩達姆政權的政策取向。
美國雖然想一口獨吞伊拉克,但伊拉克戰爭是“二布”聯手發動的,對英國在伊拉克的傳統影響、傳統利益也不能一點不顧及。美國要想在伊拉克站住腳,英國對伊拉克的傳統影響是一筆可以借用的重要資源。另外,留美的亞瓦爾是遜尼派,留英的阿拉維是什葉派,安排這樣兩個人分別擔任伊拉克臨時總統和臨時總理,恰好找到一種平衡,也算是美國給了英國一個面子。
五 阿拉維取得了美國的信任,伊拉克老百姓卻對他不信任。在伊拉克老百姓心目中,阿拉維過去是美國“中情局僱員”,現在是美國傀儡。他去國已經三十年,依靠美英槍桿子撐腰,。8。 120 回國當上了臨時政府總理,這樣的人能夠真心實意為伊拉克民眾效命嗎?
像阿拉維這樣一些投靠外國勢力的流亡者,仰仗外國槍桿子回國執政,都會發現自己是走在一條狹窄的小巷裡,兩邊都被高牆封堵著。一邊是美國主子,一邊是伊拉克民眾,中間那條小路窄得像“一線天”,隨時都有被擠扁的危險。為了求得伊拉克老百姓的“接納”,他們必須在依附性和獨立性之間走鋼絲。他們見了美國主子點頭哈腰,當了伊拉克老百姓的面又必須竭力表現出某些獨立性,否則根本站不住腳。沙拉比為什麼急於要對美國主子說“不”?就是想急於討好伊拉克老百姓。但沙拉比這位花花公子式的人物,把握政治火候的功夫遠遠不到家,在這條深巷中沒有走出幾步,就兩面碰壁,被擠扁了腦袋。
伊拉克老百姓壓根兒就瞧不起這些跟在美國坦克後面回國來執政的政客們。沙拉比和阿拉維,都曾遇到過一件尷尬事,很能說明這一點。薩達姆倒臺後,在巴格達以南的一片墳地裡挖出了不少什葉派穆斯林的屍體,死者家屬紛紛前去認領被害親人的屍骸。沙拉比聞訊趕去,主動跟現場的死者家屬和記者們套近乎、拉關係,想借此機會煽動對薩達姆前政權的仇恨。死者家屬們一聽就火了,立刻對他破口大罵,有些人甚至要動手把他扔進墳坑裡去,嚇得沙拉比像一條灰狗似的走了。什葉派穆斯林對待沙拉比是這樣,遜尼派穆斯林對待阿拉維怎麼樣?2004年4月,遜尼派“抵抗之都”費盧傑發生了殺死美國人的事件,美軍對費盧傑重重包圍,血腥掃蕩了三個星期。解除包圍後,阿拉維派人送去六卡車家用電器,對費盧傑老百姓表示慰問。車上特意掛了一條橫幅:伊亞德·阿拉維博士送給費盧傑人民的禮物。但費盧傑的游擊隊員在城外就將這個車隊截住了,不准他們進城,滾!司機們要求讓他們把東西送到市長辦公室去。游擊隊員們說,你們可以送去,但我們會把你們的車子全都燒掉。卡車司機們嚇得趕快掉轉車頭開回了巴格達。
開天闢地到如今,天下都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