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2 / 4)

小說:旁門左道 作者:使勁兒

秦悠悠學著我的樣子,有驚無險也過來了。

往前一看,我的頭更疼了。

前面是一條不規則的彎曲通道,通道兩側站了許多青銅機關人,這些青銅人與真人差不多大小,古代披甲武士打扮,手裡拿著長予、長戈、大刀和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古代兵器,外表雖然略顯粗糙,卻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極具威懾感。石壁上有些小圓孔,地面也有些小圓孔,那是伏弩和地刺,只要一步走錯,機關人就會攻擊,再加上地刺和伏弩,這條通道比之前的通道不知危險了多少倍。

我看過的兩本秘笈,裡面都有機關人的介紹,但並沒有用機關人來佈陣,這兒的機關複雜程度超過了我的知識。可以這麼說,這條通道已經是機關陣的最高傑作,我要想完全弄清楚,真的要經年累月,並且把它們全部拆掉不過我不是來學機關術的,所以只能再作弊過去了。

我放出了元神法身,直接向前跑,腳步落地的力量與我真身差不多。才走三步,機關就發動了,第一個機關人持斧向我砍下,前面和左右的長矛地刺機關跟著發動。這是第一個機關,並不是真正的殺招,而是讓人知難而退,所以後面是安全的。

我當然不會後退,而是繼續向前衝。元神法身是能量體,速度要比真人快得多,機關人的武器和地刺還沒有碰到我身上,我已經衝到前面去了。

就這麼簡單,我以超越人類極限的速度一路狂奔、閃避,所有機關人的攻擊和伏弩、地刺全部落空。這樣一來,我就知道了每一個機關人的動作,和所有地刺和伏弩的攻擊範圍、攻擊時間。機關人落腳的地方,必定沒有設機關,然後我和秦悠悠就儘可能踩著機關人曾經落腳的地方進去。實在沒有落腳的地方了,就算準伏弩和地刺的攻擊時間和範圍衝過去。

我們透過了,但我沒有半點成就感,反而有些羞愧,要是祖師爺魯班知道了,也會臉紅的。

到達盡頭後,前面又有一道石門自動開啟了,裡面是一個不太規則的巨大空間,存放著大量器械,有的擺放在地面上,有的懸吊在空中,有的掛在石壁上。投石機、移動箭樓、撞城車、巨形盾、大小弓箭、單人手持小弩、雙人大弩、連射巨弩、車載弩床各種各樣的器械讓人眼花繚亂。還有民用的水車、水磨、輪漿船等等,不過全部是模形,比實物要小許多。

“哇,這裡簡直是機關博物館啊!”秦悠悠感嘆不已。

“墨家機關術也是很出名的,秦朝能一統天下,兵器精良是一大原因,他們的兵器製造就是學了魯班和墨家的知識。現在出土的秦國寶劍還鋒利異常,不彎不鏽;箭頭的大小完全一樣,其弧線的對稱和完美堪比子彈頭;根據計算,他們的巨弩對九百米外的目標還有殺傷力,現在國內用的普通狙擊槍有效殺傷力都沒這麼遠。”

秦悠悠道:“太可惜了,中國人要是不自相殘殺,從那時就開始好好發展,到現在得有多強大啊。”

我笑了笑:“武器太強了,野心就會膨脹,想要侵略別人,戰爭的結果,必定導致退步,所以止戈為‘武’,就是教育後人要牢記不要輕易動武。正是因為這樣,像魯班、墨子那樣的人,不會把他們的發明用來殺人,而是藏了起來,非攻兼愛嘛。”

“那我們要把這些東西帶走嗎?”

“當然,這些是文物,不能留給外國人了。”我說著就開始往乾坤袋裡裝,眼睛看到哪一件,立即原地消失。

突然我看到了一件特別的東西,像一隻鳥,有頭有身,有翅有尾,頭上還畫了眼睛。它的翅膀是伸張開的,以細竹為骨架,上面蒙了絲絹並畫成羽毛的樣子。腹部是許多組合的精密機關,下面還拉了一根細繩——這不就是傳說中能在天上飛三天三夜不會掉下來的飛天木鳶嗎?

仔細看了一會兒,我明白了,其實這就是一隻立體的風箏,形狀如鳥,翅膀扇動是靠肚子裡面的機關帶動,而機關的動力來自於那一根繩子。當木鳶向上飛時,繩子拉緊,裡面的機關被壓縮,木鳶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向上飛,於是開始下降。這時被壓縮的機關釋放,產生的能量讓木鳶的翅膀扇動,開始向上飛這樣週而復始,只要把這根繩子另一頭固定在地面上,理論上木鳶就能一直在天空飛。

為什麼只是理論上呢?因為這個機關非常精密,容易損壞,還有風力的影響,一陣大風就有可能讓它失去了平衡力。所以傳說是有些誇張的,不太可能飛三天三夜,並且下面要有一根繩子拉著,不是完全憑本身飛起來。但對於幾千年前的古人來說,能設計製造出這麼複雜精密的器械,足以讓嚴謹的史學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