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3 / 4)

小說:妖怪食肆 作者:炒作

肚兜的小糰子長成了七八歲的萌正太。對於以前的事情,似乎也想起來了一些。

不過,如果這麼大費周折的結一次繭才長大幾歲,依然脫離不了幼童期,周公子的追妻之路依舊漫長無比啊。

四郎知道小水雖然長大了一點,依舊是原來那個小水,並沒有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心裡又是放心,又是擔憂。雖然二哥說小水跟著周公子才最好,不過,四郎依然覺得那個水魔梁利的替身根本不是一個正經人啊,很擔心小水被欺負啊有木有!

老頭剛才被四郎說成是鬼,這時候講完這麼一段話後,情緒依然有些激動。一邊收拾傢伙什,一邊不停的叨叨。

周圍的行人很詫異的看著四郎和道士,紛紛繞道而行。

四郎沒有再吱聲。他心裡知道老頭的確是死了,但是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古代要舉行“做七”,也就是每逢七天一祭的緣由。

古代很多看似沒有用處的數字和講究,其實都有其內在含義的。只是越到後面,真正懂行的人就越少而已。

想起那些沉澱在腦海深處的現代的事情,四郎不禁有些疑惑:按照現在佛道巫三教這樣顯赫的地位,為什麼到現代不僅連妖怪,甚至連真正懂術法之類東西的和尚、道士都沒有了呢?

現代大多數僧道似乎更像是一群學術色彩濃厚的學者或者哲人,他們在政府庇廕下,被嚴格而規範的程式管理著,終身以研究經書典籍為主。

不再像古代的僧道那樣,擁有一種超越凡人的地位和力量。

那麼,現代還有這類以斬妖捉鬼為己任的人間守護者嗎?四郎忽然生出這樣的問題。他知道,即使真的有的話,這些人必定也不像古代的同行一般明目張膽,更多的大概是暗地裡行動,透過知情人的口口相傳打出口碑來賺取餬口之資。

這只是因為自己處於的是一個平行的空間嗎?然而這兩個空間中,先秦以前的歷史軌跡是完全重合的,神話的起源和記載也大部門一致,那麼會不會這個世界的未來裡,也不會再有到處亂竄的妖怪和修道者了呢?在這個修道者從明轉暗的過程裡,究竟發生過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四郎腦洞大開、杞人憂天的想了一會兒,沒想明白,就把這個問題拋之腦後了。

祝老漢認為自己一個大活人,卻被個小道士誣衊成鬼,收拾好自己的攤位之後,還在那裡吹鬍子瞪眼,四郎也不和他爭論,反正按照老頭的說的日期推算,他顯然剛死不久,一時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四郎在心裡暗想,這老頭兒也是個糊塗鬼,連自己究竟什麼時候死的都說不清楚。要不是遇見自己和蘇道長,恐怕就要這麼渾渾噩噩的錯過了轉世重生的機會,成為一個最悲慘的地縛靈。

人死後,除罪大惡極者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者立即昇天,靈魂一般並不能馬上轉生。因此,人死後頭七天的狀態是最模糊的,或許它們也不適合被稱作鬼,而應該被稱作亡靈或者是在等待轉世過程中的一種身體。

剛才四郎喝了老頭兒做出來的冷飲,味道挺不錯,並不像有的鬼怪做出來的那般,一股子土石味。這其中其實有很多事情都很反常的,比如老漢的生意不如往日,比如買東西店家都不再理會他等等。想來這一切都因為祝老漢堅信自己沒死,被他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加上他的確還沒過頭七,心裡又有個金釵牽掛著,所以估計是每日照常在家裡做了冰飲出來賣的。

只是,老頭兒究竟是怎麼死的?又是什麼時候死的呢?

☆、98·陵園瓜3

“兩位軍爺;你們可見過我手裡的這隻金釵?”蘇道長接過祝老漢手裡的金釵;走過去問守營計程車兵。

這兩位自然是肉體凡胎,此時看四郎和蘇夔的眼神;就像在看兩個打人不犯法的精神病,充滿了謹慎小心和微不可查的恐懼。

在他們眼裡;那個長的眉清目秀的小道童實在有些神神叨叨。先是一個人跑去空空如也的牌坊門樓下;好像在自言自語,然後又大喊什麼捉到一隻鬼。

於是,兩個守門大漢都忍不住嗤笑:這小道童長得倒是一表人才;就是成天裝神弄鬼不學好。

結果兩人剛嘀咕完;就看到仙風道骨的蘇道長頗為慎重的走了過去,然後牌坊門口下面就忽然木板木棒、杯子盤盞憑空亂飛;跟耍雜技似的。到最後,蘇道長手裡拿著一根在太陽光下閃著金光的物事走了過來,後頭還跟著個憑空出現的老頭子。

老頭子乾瘦乾瘦的,駝著背,大夏天居然穿著一身黑色的棉衣棉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