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皇子與長公主薨逝後,皇后每每看見清彌郡主便暗自傷心,清彌郡主也是由皇后撫養,連左相與舒學士想見她也得經過皇后,皇后日日都在佛堂為大皇子與長公主誦經,她也希望自己的兒女在地下能過得好。
如今皇后只有三皇子一個兒子了,她不讓三皇子去做那些危險又冒險的事,也不讓他上戰場,因為她不想再失去這唯一的兒子了。
如今朝臣也知道帝后不和,皇后與陛下僵持著的事情,也有朝臣專門跑到玉淑宮勸皇后,雲陽縣公(皇后的堂弟,柳州刺史嫡子,芳華縣主之弟,雲陽縣公:謝意清):“娘娘,您為了日後三殿下的前程,就不要再與陛下鬧了。”
皇后:“本宮鬧了嗎!那哲兒和瀅兒的死是不是因為他!至於潯兒,本宮保他一世平安便好,不必在意什麼前程,他本就是皇子,難道還有誰不敬他嗎!你身為本宮的堂弟,不僅不在乎自己外甥的安危,反而以利益為重,真是令本宮太失望了!”
雲陽縣公跪下說:“娘娘息怒,臣只是希望別人不會看輕了咱們謝氏。”
皇后:“本宮當年也是這麼想的,但本宮錯了,因為在乎家族,它便不斷地向本宮索取,本宮如今只想護著自己唯一的孩子!本宮會派人告訴叔父,讓他老人家好好管教一下兒子!”
雲陽縣公:“堂姐我錯了,你就不要告訴父親了,其實是陛下苦苦哀求我,我才來的。”
皇后:“他讓你來看本宮笑話的吧,看本宮如今孤家寡人!”
雲陽縣公:“堂姐,你總說自從成為皇后身邊所有的人都變了,其實他們都沒變,是你看他們的眼光變了,用自己認為為了利益的眼光去看待別人,你總怪陛下為了利益才害死了大皇子與長公主,但其實,陛下的心裡也不好受,我還看見他默默地抹眼淚,眼角還泛著紅,堂姐,你想,大皇子與長公主不僅是你的孩子,更是陛下的親生骨肉,他自己的孩子死了,他怎麼可能不心痛?如今雖然是二皇子成了太子,但陛下也是疼愛三皇子的,他也知道三皇子是你唯一的孩子了,他也小心呵護著,也不希望失去這唯一的嫡子,堂姐,你也釋懷吧,陛下是皇帝,他不像普通的平頭老百姓可以偏愛自己疼愛的子女,他得對每個皇子公主都一視同仁,但凡哪一個得的寵愛多一點,那其他人就會產生嫉妒,那皇室就會有災禍,所以你也放寬些心。”
皇后:“本宮怎麼能放寬心!哲兒和瀅兒都已經死了,他都不願多分一點父愛,難道那些皇子公主還會跟兩個死人吃醋嗎!他這分明是在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來人!把他拖出去!日後不准他再進後宮!”
“是。”
雲陽縣公被拖走之後,文音勸道:“娘娘,其實縣公說的也不是全部都是在辯解,陛下是皇帝,他確實不能將喜怒哀樂表露於顏表,不然有心之人也會窺探聖心。”
皇后:“他對自己的兒女都不會手軟,更何況是對本宮!召虞寧公主入宮。”
“是。”
來到國公府,文音:“參見公主殿下、國公、郡主(恪寧郡主:墨錦曦,虞寧公主與誠國公之女)。”
虞寧公主:“文音怎麼來了?皇嫂又出什麼么蛾子了?”
文音:“娘娘今日十分生氣,是雲陽縣公來勸娘娘,說了不少陛下的好話,但娘娘卻認為這是在為陛下辯解,生了好大的氣,娘娘急著召您入宮呢。”
虞寧公主:“本宮即刻便去。”
虞寧公主帶著恪寧郡主來到玉淑宮:“皇嫂安,舅母安。”
皇后:“免禮吧。文音,帶錦曦下去玩吧。”
“是。”
虞寧公主:“皇嫂,你急著召我入宮,可是皇兄又惹你生氣了?”
皇后:“好了,別裝了,本宮不相信你不知道這些日子朝臣議論的事。”
虞寧公主:“是,我知道,皇嫂,你與皇兄當真決裂了嗎?”
皇后:“你皇兄背地裡乾的那些見不得人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哲兒和瀅兒的死,他敢說他沒有算計過!”
虞寧公主:“皇嫂,你說什麼呢,皇兄他怎麼可能連親生骨肉都算計進去!若是他真的敢,老祖宗們在黃泉下也不會饒過他!”
皇后:“你如今說這些有什麼用,哲兒和瀅兒都走了,本宮只剩下潯兒這一個孩子了,若是哪一日潯兒也走了,本宮還有什麼顏面活在世上啊!”
虞寧公主:“皇嫂別這麼說,我會向皇兄說明的,不會把危險的差事交給潯兒去做的。”
皇后:“何止是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