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將軍先去了齊國公府向冉小姐提親,孟小將軍來到齊國公府門口,管家親自出來接見:“孟小將軍,我家國公請小將軍往廳內一坐。”
孟小將軍:“有勞了,這樣冒昧地上門拜訪。”
“請。”
來到前廳,孟小將軍:“冉伯父,有禮了。”
齊國公:“不知國舅爺前來提親是以何位置求娶思思?”
孟小將軍:“不瞞冉伯父說,長姐想讓小侄娶禮部尚書的嫡次女,也就是宮中溫妃娘娘的嫡親妹妹陶儀寧為妻,可小侄自幼便傾心於思思,長姐便讓小侄娶思思為平妻,還請冉伯父體諒。”
齊國公有些生氣了:“我家思思乃是國公嫡女,豈有嫁為平妻的道理!陶儀寧她一個尚書之女憑何佔有正妻的位置!要做也是她做平妻,思思為正妻!”
孟小將軍:“伯父息怒,小侄也希望這樣,只是長姐要小侄這麼做,小侄也不敢不從啊。”
齊國公:“皇后娘娘的意思,我自然是不敢違抗的。”
正當孟小將軍高興之際,齊國公卻說:“我們不嫁了!她要做正妻,我們便不嫁了!我家思思值得這世上最好的男兒,你既不願聘她為妻,自有人求娶她,我看靜太妃養育的四皇子便不錯,知書有禮,既有君子的溫潤,又有男兒的本色,與思思也堪為配,今日你提親之事就此作罷!日後若要兩家和睦,便不要再提說親之事!薛叔,送客!”
管家:“國舅爺,請吧!”
孟小將軍也只好無奈地走了。
齊國公夫人走了出來說:“老爺,你也別生氣了,思思嫁過去挺好的,他的長姐是皇后,他又是陛下的小舅子,嫁過去沒什麼不好的,你方才還提到了四皇子,我雖是靜太妃的堂姐(蕭蘭芷),但皇子也不是我冉家說嫁便嫁的,日後若是思思熬成了老姑娘,還有何人敢娶啊!”
齊國公:“我不管,我的女兒值得天下最好的男兒,即便是皇子不易嫁,我也能說得出嫁!”
齊國公這人脾氣本就倔,只要是他認定的事,沒有人能阻攔他,孟小將軍來到宮中同皇后說:“長姐,我今日去齊國公府提親,齊國公一聽說讓思思做平妻,他立馬就變了一副面孔,然後將我給趕出來了,這怕是他們不會輕易答應了。”
皇后:“本宮主要是礙於溫妃的面子,不願她在宮中與本宮為敵,只怪本宮沒有多個弟弟。這樣,明日本宮召齊國公夫人入宮,同她說說,看能不能從中調節。”
孟小將軍走後,皇后:“芳容,去把溫妃傳來。”
“是。”
芳容來到太嫣宮:“溫妃娘娘安。皇后娘娘傳溫妃娘娘速往清寧宮。”
“妾遵旨。”
來到清寧宮:“妾請皇后娘娘安。”
皇后:“免禮吧,本宮啊,在為宥陽的婚事頭疼,本宮想讓宥陽娶你的嫡親妹妹,可這孩子一身反骨,偏偏他要喜歡的是齊國公家的冉小姐,本宮真是拿他沒辦法。”
溫妃聽了想了想:“齊國公我可得罪不起,齊國公的夫人蕭氏是靜太妃的堂姐,靜太妃又撫養了四皇子,我可不能得罪了蕭氏這麼龐大的家族。”
回答說:“娘娘不必因為妾的面子就礙著國舅的幸福,妾覺得讓冉小姐做當家主母,儀寧做平妻就好。”
皇后:“你能如此識大體,本宮很是欣慰。芳容,去把那串明珠項鍊拿來。這串明珠項鍊就當是你這份明智決定的賞賜吧。”
“謝娘娘。”
第二日,溫元鳴來到齊國公府:“皇后娘娘有旨,傳齊國公夫人冉蕭氏入宮覲見。”
“臣婦領旨。”
溫元鳴走後,齊國公:“皇后怎麼會突然召你入宮?難道是因為昨日提親之事?你入宮一定要謹慎,除非她答應讓思思做正妻才能鬆口,否則休想讓我的女兒嫁到她孟家!”
齊國公夫人:“得了吧,我才不跟你同流合汙,我的女兒幸福就行,不會為了你的面子、你的勢力而活!”
齊國公夫人換了身衣服便入了宮。
來到清寧宮:“臣婦拜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萬安。”
皇后:“國公夫人免禮吧,想來你也知道了本宮今日召你入宮的原因了吧?”
齊國公夫人:“娘娘的意思臣婦明白,臣婦替臣女接受平妻之位,國舅爺看上臣女是臣婦一家的榮幸,夫君他只是心疼思思,怕她成了平妻會受人欺負,但臣婦卻覺得她日後的路是她自己走的,我們任何人都干預不了她。”
皇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