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長公主回宮請安,在路上遇見了皇后:“臣婦拜見皇后娘娘。”
皇后:“皇姐免禮,皇姐有身孕就不必行禮了,皇姐可是也要去向母后請安?”
長公主:“是啊,自從懷孕後,便再沒有給母后請過安了。”
剛到順德宮,陛下也在殿內:“請母后、陛下安。”
太后:“免禮 靈兒有了身孕在宮中就不必多禮了,皇帝與皇后也要努力啊,哀家早就盼著抱嫡孫了,昨日你姑母帶著孫兒入宮向哀家請安,昨日哀家可羨慕雪飛姐姐了。”
陛下與皇后對眼看了一下,說:“母后說的是,聽說姑母又生了一個小妹妹,若母后羨慕,朕大可把她接入宮由皇后撫養,母后也可時時相見。”
太后:“皇帝是想氣死哀家不成?哀家就是想讓你早立太子,早日穩定朝中局勢,你怎麼就不明白哀家的苦心呢?”
陛下:“母后之意朕都懂,只是朕與皇后還年輕,還沒想過要孩子。”
長公主:“母后,您就不要為難弟弟了,他一心在朝政上,這子嗣的事也總會有的,您也不必著急。”太后也只好作罷。
想來,清儀郡主也要嫁人了,太后也看得出陛下對她有意。
這日,陛下終究向太后說,要納清儀郡主為妃了,太后:“皇帝,檀兒是哀家的義女,哀家本想讓她做妻,而不是做妾,可如今雅文又佔了皇后之位,哀家也不願委屈了檀兒,就立為貴妃吧。”
陛下:“兒臣多謝母后成全。”
擇日便下旨封清儀郡主為敬貴妃。
這後宮中除了皇后與敬貴妃可喚太后為母后外,其餘嬪妃便只能稱太后。
皇后與敬貴妃不愧是一家姊妹,連懲治嬪妃都做得如出一轍。
這日,皇后與敬貴妃在御花園中說話,寧妃也識趣湊上來:“臣妾請皇后娘娘、貴妃娘娘安。”
皇后:“免禮,寧妃坐。”
敬貴妃:“阿姐,妹妹想要阿姐宮中的絲綢絹,不知阿姐可否賞妹妹?”
皇后:“妹妹若是喜歡,本宮送你便是。”
“多謝阿姐。”
寧妃:“貴妃娘娘既已入宮,為何還喚娘娘阿姐?這有些不合規矩吧?”
皇后:“貴妃尚未入宮之前喚習慣了,日後慢慢改便是了,寧妃只需知道,本宮在這後宮就是規矩,即使貴妃比你入宮晚,但她的位分卻在你之上,日後不要再傳這些不打緊的事了。”
寧妃:“是,臣妾知錯了。”
敬貴妃:“阿姐不要責怪寧妃,她說的也是事實,明日我便改。”
皇后:“真是難為你了。”
即使如此,但皇后還是讓寧妃抄禮記十遍並半月不許她侍寢。
這日,許昭儀在錦安宮與章婕妤說笑:“聽說昨日寧妃姐姐說貴妃娘娘叫皇后娘娘不合規矩,便被皇后娘娘罰抄禮記十遍並半月不許她侍寢。”
章婕妤:“是嗎?好像也沒有那麼嚴重吧。”
許昭儀:“以前貴妃娘娘是太后娘娘的義女,這論輩分,皇后娘娘是太后娘娘的堂侄女,自然便是貴妃娘娘的表姐,一時改不過來也是有的。”
章婕妤:“也是,從前陛下還未納貴妃時,貴妃可是太后虧欠的義女,自然對她倍加寵愛。”
許昭儀:“為什麼說虧欠?”
章婕妤:“姐姐不知道嗎?貴妃的父親是老上官丞相,因有人從中誣陷被流放,可是太后後來查明真相召丞相回來,可是為時已晚,丞相已經在流放途中去世了,後來太后為了安撫丞相一家收貴妃為義女封清儀郡主,所以如今的上官丞相正是貴妃的兄長上官誠。”
許昭儀:“原來如此,那貴妃也夠可憐的了。”
章婕妤:“雖說貴妃日前是很慘,可今時不同往日,如今她有太后與陛下的寵愛,咱們還是不要得罪她才好。”
這日,眾妃去玉辰宮給皇后請安:“臣妾請皇后娘娘安。”
皇后:“起來吧,賜座。寧妃,本宮罰你,你可要記住了。”
寧妃:“臣妾謹記在心。”
皇后:“日後都給本宮記住,貴妃雖然比你們晚入宮,但位分卻在你們之上,若你們在私底下又傳什麼閒言碎語,本宮決不輕饒。”
“是。”
皇后:“舒妃,本宮聽說你又制了一副頭冠,宮中每月的開銷本就甚巨,就算你是嬪妃也不能如此奢侈,若陛下問起來,你置本宮於何地?”
舒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