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第一次用兇狠地語氣對著自己的妹妹說:“現在你高興了呢?父皇被你親手殺死了!本殿告訴你,你在歷史的長河為大虞抹了一層汙點,所有的黎民百姓都不會輕易饒過你!來人!剝去沈悠的公主服制,將她打入天牢,等候發落!”
“是。”
隨後,太子與二皇子親自將順帝的屍體扶著放進了棺樽。
太后聽說順帝自刎也是找太子哭鬧了一番,太后:“晏兒,你父皇這輩子為了大虞盡心竭力,卻沒想到會落得個如此下場,一定要將沈悠斬首示眾,她是皇帝的親生女兒,是哀家的親孫女,卻沒想到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太子:“皇祖母放心,等孫兒將父皇的棺樽安葬入泰陵,讓父皇入土為安,再來處理沈悠的罪孽。”
太后:“她真是在為泠玥,為你母妃恭惠皇貴妃臉上抹黑,泠玥性子那麼好一個人,竟生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女兒,真是羞恥,也是在往哀家和舒家臉上抹黑。”
太后走後,太子妃來找太子:“殿下,妾聽聞皇祖母來找了殿下,知道殿下心裡煩便來勸慰殿下。”
太子:“皇祖母讓本殿處死悠兒,可本殿也不能有違母妃的囑託,如今本殿進退兩難,該怎麼辦才好?”
太子妃:“請恕妾不能直言,妾身為後宮之人不敢幹預朝政,望殿下勿怪。”
太子:“你便直言傾向於誰,本殿恕你無罪。”
太子妃:“妾與悠兒相處多年,又豈會不知她是個好脾氣?若不是一件十分接受不了的事才激起了她的鬥志才會做出謀逆的事,這還得殿下親自去問問悠兒,到底所求為何?”
太子:“本殿知道了,你來不只是為了勸慰本殿吧?”
太子妃:“殿下英明,妾來是稟告殿下,妾已經安撫好了侍妾與各宮娘娘,以待殿下日後登基稱帝。”
太子:“這件事你辦的漂亮,下去歇著吧,有空多去陪陪皇祖母,父皇剛已身死,皇祖母正是傷心的時候,你也去多勸勸。”
“妾知道了。”
第二日,太子妃主持順帝的喪禮:“跪,一叩首,起,再叩首,起,三叩首,興。”
太子妃:“大家先休息一下吧,過後還有欽哉禮。”
太子妃與侍妾們坐在一起說話,尹良媛:“娘娘,殿下今日為何未出席六肅三跪三拜禮?”
太子妃:“殿下傷心父皇的離世,在聖祖殿已經三日未曾出來了,本宮也很擔心殿下的身體,等黃昏喪禮過後,本宮會去聖祖殿瞧瞧殿下的。”
蘭昭訓:“娘娘一人操持先帝的喪禮,又要安撫太后的情緒,真是辛苦了。”
太子妃:“本宮辛苦一點又有什麼,若是日後殿下登基才是本宮累的時候。”
姜昭訓:“娘娘日後是國母,是六宮之主,辛苦是自然,但有些繁瑣小事交給下面的掌事姑姑或者是交由沈尚宮(尚宮局總尚宮:沈知秋)處理也是好的,別累著自己的身子了,妾等也會侍奉在側,盡心服侍娘娘的。”
太子妃:“本宮清楚你們的忠心,但你們也要恪守宮規,儘量不要讓本宮擔憂。”
“是。”
傍晚,太子妃來到聖祖殿,太子妃:“妾參見殿下。”
太子:“起來吧,你怎麼來了?父皇的喪禮主持的如何?”
太子妃:“今日已經行了禮了,如今已經讓薩滿法師在安華堂為父皇誦經了,殿下,妾讓御膳房燉了紫參湯,你多少喝點,墊墊肚子,別父皇走了,你也將身子累垮了。”
太子:“放那兒吧,本殿一會兒便喝。”
太子妃:“妾看殿下喝完再走。殿下,恕妾直言,如今父皇喪禮已過,不日將會葬入皇陵,殿下何時登基啊?”
太子:“那就父皇下葬那日登基吧,讓內務府全權操辦。”
太子妃:“是,妾會吩咐他們儘快趕製朝冠和龍袍的,妾還有一事,之前悠兒私自制作的朝冠和龍袍作何處置?”
太子:“將朝冠和龍袍放在這聖祖殿中,本殿要讓大虞的後代子孫引以為戒,作為一國之君,不僅要處理好國事,更要時刻關注著家事,之所以有國家,有家才有國,首先要管理好家事,才能管理好國家,就讓它們擺在這兒記住這個錯誤。”
太子妃:“殿下如此有心,日後子孫一定感受得到。”
太子:“這幾日辛苦你了,日後作為皇后,不僅是本殿的結髮妻子,還是後宮的六宮之主,一國之母,日後要操心的事還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