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郡王妃:“成了貴妃又如何,她雖然是貴妃,但並不得陛下寵愛,皇后又生了龍鳳胎,她在宮中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我跟她說,要想保住她貴妃之位,就必須生下皇子,不知道她聽進去沒有。”
端和公主:“歆妍還年輕,不著急。快讓我瞧瞧初兒。”
齊郡王妃:“鈺玲,把初兒抱出來。”
明翊王:“姐姐、姐夫,我們這次回來打算多住些日子,還請你們多擔待。”
齊郡王妃:“臣婦可擔不起王上的這聲姐姐,臣婦真是擔待不起。”
明翊王:“姐姐不必介懷,本王已同曦兒成婚,咱們都是一家人,日後都不用拘禮,在內在外都以家人相稱。”
齊郡王:“那本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妹夫,你們千里迢迢來省親,也累了,陛下與皇后在宮中備了家宴,咱們還是快些進宮吧。”
來到宮中:“拜見陛下、皇后。”
陛下:“平身,端和公主歸來,朕心甚慰,賜綾羅綢緞千匹,金銀首飾百箱。”
“謝陛下。”
皇后:“本宮瞧著世子比靈兒和琛兒大一些,想著定是明翊的膳食很有營養,連公主看著都比以前強健了許多。”
端和公主:“皇后娘娘過獎了,只是吃慣了明翊的膳食,再吃大虞這些細膩的膳食,還有點不太適應。”
皇后:“無事,本宮早就想到這一點,特意從清沅軒請來了明翊的掌勺,不知等一會兒的膳食合不合公主的口味?”
端和公主:“皇后娘娘真是賢惠,你說你怎麼看上陛下這麼古板的一個人呢?”
皇后顰然一笑,陛下:“皇妹,你是不是出嫁太久了,忘了宮中的規矩了?”
端和公主:“皇兄,這麼說的話,那我可要跟你算算賬,日前你還沒把我嫁出去的時候,可是讓我做婢女的,這個賬該如何算呢?”
陛下頓時無言以對,皇后:“皇妹也不要開玩笑了。來人,傳本宮令,開宴。”
皇后:“皇妹吃著可還合胃口?”
端和公主:“皇嫂有心了,怪不得皇兄日日捧在手心呢。”
陛下:“皇妹就不要拿朕開玩笑了,朕知道,你出嫁前想要朕宮裡的琉璃盞很久,了,所以朕命人又重新做了一個,這下你總該滿意了吧?”
“謝謝皇兄。”
齊郡王妃:“陛下,臣婦覺得這輩分不大對吧,雲曦是臣婦的妹妹,臣婦又是陛下的皇嬸,那為何雲曦要叫陛下皇兄呢?”
陛下:“皇嬸不要在意,事即從夫,自然是要按照夫家的輩分來了。”
“太皇太后、大長公主到。”
“拜見老祖宗、皇姑母。”
太皇太后:“免禮,哀家聽說今日端和公主回京,哀家特意來瞧瞧,把世子抱來,哀家瞧瞧。”
太皇太后抱著世子,就像當年抱著先帝那樣,問:“世子起名字了嗎?”
端和公主:“回老祖宗,起了,叫顧時輝。”
太皇太后:“可惜了,哀家還想親自給他起名字呢。”
端和公主:“那老祖宗給他起小名吧。”
太皇太后:“好,容 哀家想想,叫簡涵如何?”端和公主:“顧簡涵,好名字,謝老祖宗賜名。”太皇太后:“若日後再生郡主,哀家先賜名叫惜雲,哀家也老了,許多事情力不從心,只有看著子子孫孫承歡膝下。你們可別嫌哀家囉嗦啊。”
皇后:“怎麼會,老祖宗,您的教誨是滿朝文武的典範,要說這天下真有傑出的女政治家,便是您了。”
太皇太后:“皇后的嘴可真甜,怪不得是眾妃的翹楚。”
皇后:“老祖宗過謙了。”
宴席過後,端和公主:“姐姐,我也多久沒回京城了,要不,明日我們去老地方瞧瞧?”
齊郡王妃:“好啊,正好我也許久沒去了,不知道那一幫子老老小小如何了。”
第二日,端和公主和齊郡王妃去了城北小巷的四合院,兩位殿下不放心,也緊緊地跟在後面,從門縫裡看見公主和王妃在給孩子們分發玩具,突然有一個孩子從門縫裡伸出頭把王上和郡王嚇到了,推開門,問:“你們是何人?”
端和公主:“王上、姐夫,你們怎麼來了?宜遠,你先去拿玩具玩。”
郭宜遠:“好的雲曦姐姐。”
齊郡王:“我們只是怕你們有危險才跟來的。”
齊郡王妃:“有危險?我看有你們男人的地方才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