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4 / 4)

小說:篡明 作者:炒作

擊區活下來並調回的學員,以後都將得到重用。

這些學生大部分來源於東山軍本部,有一部分從掘港,舟山,江陰等老根據地中的良家子弟中報考,接受一定訓練之後考試進入學校。在校期間費用全免,每個月提供五兩銀子的軍餉,作為日常開支使用。

在李輝的鼓勵下,各地紛紛開辦學校,私塾,還有發放到各地的儒生們辦起的,李輝將各地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下令不準徵收入學兒童的任何費用,私塾,等統一按照地域組建學校。針對某些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們上學而是留在家裡勞動的現象,李輝下令入學兒童每個月提供一兩銀子的“恩奉”,如果膽敢阻止孩子上學,就要從每家每月按照兒童數量徵收銀子,謂之“罰奉”。

李輝的這番命令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地老百姓貪圖一兩銀子的恩奉,紛紛把孩子送到學堂去讀書,直接導致學堂人滿為患。

京師諸學堂,皆公立,學生吃穿用度,仰賴朝廷。全國上下,教育之資,年以億計。嘗有人獻策,徵收學費,取財於民。太宗怒,曰:“太祖披荊斬棘,歷盡千險,終成此果,爾等饞臣,奪民之財,毀國家柱石,是何居心?”自此後,無人敢談及。百姓教化,民多才智,國家鼎盛,儼然屹立東方,萬邦來朝,盛世儼然。

《華夏新錄》教育

第五卷 月照邊州 第四十八章 四路威風(一)

“每個孩子一兩銀子,一年算下來也不過十二兩,我東山轄地總共兒童不過二十萬,那麼我們一年只需要拿出二百四十萬兩銀子,這點錢對我們東山軍來說微不足道。”李輝冷笑道。“那徵收高額學雜費,毀掉民族前程的義務教育算什麼狗屁義務教育老子我玩的才叫義務教育”

“二百四十萬兩,畢竟不是個小數目。”王秀楚面有難色,“若將來大戰在即,銀錢緊張,入不敷出之時,是不是可以酌情削減?”

“就算是餓肚子,也不能削減這份開支”李輝登時紅了眼睛,“不要拿大明的未來開玩笑”

“好,好到時候我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把這份開支按月支出。”王秀楚從來沒看到李輝發這麼大的火,雖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