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濫的活,心情要是順暢才怪。
他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他翻看了《練兵實紀》和《武備志》等等很多兵書,又加上李輝的從旁指點,終於得出了針對滿清步兵的對陣方案,以及步兵營的基本配置。
“每營一千六百人,分列空心大陣,每面四百人,分八列,前兩排置以長槍兵,中間為三排火銃兵,後以一排碗口銃兵,加兩排大風弩防住陣腳,可保戰事無虞。”他在計劃書中這樣寫道。
李輝又加以改進,標準步兵營中,長槍手四百名,火銃手六百名,碗口銃兵二百名,大風弩兵四百名。碗口銃手長槍兵每人攜帶揹包一套,裡面裝著摺疊被水杯等基本行軍之物,每人帶一支長槍,一把腰刀;火銃兵每人帶火銃一支,揹包一套,火藥一斤,鉛子一斤,腰刀一把;碗口銃兵則帶有揹包一套,腰刀一把,火藥鉛子各五斤;大風弩兵則每人帶揹包一套,腰刀一把,每人身背弩箭五支,桐油一瓶。
而至於擲彈兵營,則依舊保留長槍兵,將火銃兵替換為擲彈兵,其他數量不變。
現在騎兵營還沒有建立,所以還是按照步兵營的規格進行訓練作戰,李輝的計劃是先買到足夠的戰馬,再分批進行訓練。
伏波營的編制為每營有巡風號大船兩艘(小二號福船),作為戰時指揮艦,海蒼船四十艘,鳥船四十艘,三桅運輸船二十艘,都是經過改裝的,還有雙桅快船二十艘,船員總共四千餘人。
李輝本想將伏波營拆成兩支,後來轉念一想,反正現在的伏波營也是分成兩隊進行巡邏,也就不需要進行拆解,也怕高元華對此有異議,所以只能暫時維持現狀。
剩下的船隻一部分排水量較小的歸入內河水師,還有一部分則改裝為武裝運輸船,負責從松州運輸銀礦等物,而黃生舉管轄的商隊也在擴大規模,按照他的意思,要李輝組建第二支海面艦隊,對付日益增多的海上搶劫事件。
李輝仔細算了算,從張翼他們那裡接收的船隻足可以組建第二支海面艦隊,但是沒有合適的人進行指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