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農民前來安居。利用黃生舉從西班牙人手裡買來的橡膠樹苗,大面積的種植起來。
橡膠是僅次於鋼鐵的重要戰略物資,作為一種密封件,無論是軍事還是民用都少不了它,李輝早就想大面積種植只是苦於沒有樹苗。
橡膠的原產地在南美洲,李輝派黃生舉不惜千金也要求來樹苗,最後從一隊西班牙運奴船隻那裡買到了。
熱蘭遮城的戰鬥持續了半年,等到施琅將荷蘭人餓得雙眼冒金星,不得已出城投降之後,東山軍已經在臺北,臺中建立了完備的軍事體系和行政體系,再也難撼動分毫。
“失策”鄭成功得到探子的密報後,開始後悔讓施琅指揮這次戰鬥了。
李輝接到東山軍前線的戰報,樂得哈哈大笑,他下令鄧文的紅色艦隊護送李淏回朝鮮,並且將朝鮮的那五萬擔糧食也順路弄了回來,運糧船在海上穿梭不斷。
眼下農忙時節,東山軍民團也進行屯田,解決軍糧問題,李輝將三支艦隊全部從臺灣前線撤回,為前線運輸糧食軍器的人物自然落到了東山商隊的身上。
東山商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現在擁有兩千多艘各類船隻,貿易遍及整個東南亞,每年上繳利稅達到五百萬兩。調出三四百艘船隻為東山軍運送糧草軍器還不在話下。
“這次把你們叫來,主要的任務就是執行我們早就謀劃好的計劃。”李輝看看高元華,“元華,這個,你也知道的。”
“是的”高元華點頭道,“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講南京城中那十五萬流民全部接出,送到一個遙遠的地方。”
“送到遙遠的地方?”周通一愣神,李輝接過話茬,用手一指掛在牆上的大地圖,“移民遼東”
第五卷 月照邊州 第六十六章 移民遼東(二)
第五卷 月照邊州 第六十六章 移民遼東(二)
“移民遼東?”周通愣了愣神,想起東山軍前幾次的海上行動,無論是幫助兀良哈部,送還一萬名蒙古騎兵,還是搶劫朝鮮,削弱遼東屬國的力量,原來都是為了這個驚天大計劃。他思考了一會,不由得敬佩李輝眼界之長遠。
“遼東屬於滿清的根本之地,而且遼東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礦產豐富。這樣說吧,”李輝用手在遼東走廊上一遮,“掐斷山海關,東北完全可以憑藉豐厚的資源自立為國。”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您要白吃白喝養活那十五萬的流民,還讓他們組織民團,學習律法,原來是為了這個目的。”周通自言自語到。
“沒錯,傳令東山水軍,全面動員,移民遼東”李輝拍了下桌子,下令啟動這個影響深遠的大計劃。
從這一刻起,東山軍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江浙填遼東”計劃,在十餘年期間向遼東移民達百萬,待大楚太宗皇帝登基之時,遼東已經由荒無人煙的蠻荒之地變成工商集湊,物產豐富,重工業發達的繁盛之鄉。也因為漢人在遼東佔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困擾了中華五千餘年的遼東邊患終於得到最終解決。這都是後話,不提。
這些流民坐在船上,他們已經得知此行的目的地便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遼東平原,雖然故土難離,但是南京也不會一直白白供養著他們,只好遵從李輝的命令,坐上船,再回頭向家鄉往上一眼。
此時江南,已是草長鶯飛,繁花盛開之時。
“這一走,不知還能不能回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站在甲板上,老淚縱橫。移民們都忍不住趴在船舷,向漸漸消失在地平線上的家鄉揮手。
這一刻,便是永訣。
高元華站在甲板上,目視前方,他最害怕的就是西班牙人或者西洋諸國的艦隊竄到這東海上來,現在朝鮮和日本已經不足為慮,如果沒有西洋國家偶爾竄來搶掠財貨,這東海就是東山軍的天下。
“鄉親們,遼東荒地廣大,到時候每家都可以占上上千畝的良田。”高元華看著面色悲慼的移民,忍不住寬慰道。
沒有人說話。高元華自討沒趣,只好嘆了口氣,聊作自嘲。
在海上航行八個晝夜之後,終於看到了地平線。
“遠處就是遼東了,”高元華伸手一指,“鄉親們請看,那條黑線就是遼河,往西那罩在霧氣中的朦朧所在便是遼東一線,當年我大明就是在這裡抗擊滿狗數十載。”
“原來如此。”百姓們一聽到遼東到了,都從船艙裡跑出來,站在甲板上,費力的向遠處眺望。都想親眼看看這遼東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遼東不是很冷麼?聽說能把人的手都凍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