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有條不紊,讓一旁看熱鬧的蒙古族人指指點點,好像看到了什麼天大的新鮮事一般。
“你看,這就是東山軍的紀律。”畢立格老人看著排在海灘上的五萬移民,看著他們嚴整有序的劃分午飯,領取被褥和日常生活用品,眼中流露出渴求的神色,要是蒙古部落什麼時候能做到這般如使臂指,那草原再也沒有一盤散沙的局面。天下何愁不定?
東山軍準備完畢,開始按照原先劃分的鄉鎮村分派老百姓,每家劃地一百畝,除此之外,開墾荒地只要種植三年,三年之後自動轉入個人田產,永遠不變。在這個問題上,李輝認為沒需要搞什麼平均主義,荒地就在那裡擺著,誰家勤勞能幹就去開墾,多勞多得。如果一味的追求平等,搞什麼一刀切的平均主義,只會培養懶人。
資本家的原始資本也是自己一點點辛苦賺來的,什麼叫剝削,以道貌岸然的口號去剝奪別人的勞動果實就是流氓一般的變相搶劫
這樣一來,家庭人口多的佔據了很大優勢,老百姓們想通其中關節,開始泛起了琢磨,有幾戶家中女子眾多,乾脆玩起了“現場招親”的把戲。
“不算不算”東山軍急忙阻止,“所有登記在冊人家的人口不得隨意變動否則取消田產”這才將這股邪風壓下去。
吃過午飯,老百姓們開始收拾行裝,前往分配的村落,此時還沒有為他們修築房屋,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草原,森林,空曠的天空下可以望到很遠很遠,人居於其間,頓時有一種改造天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一陣悠揚的馬提琴聲在遠處的山坡上隨風飄揚,吃草的牛羊,奔跑的黃羊野鹿,給這片大地增加了無限生機。
“爹,這就是咱家的地?”一個大眼睛,紅臉膛,碎銀貝齒的姑娘看著一眼望不到便的田地,喜不自勝,“以後這片地就都是咱家的了?”
“是啊以後這片地,就隨咱們的姓,改姓王嘍”鬍鬚花白的老漢看著眼前的土地,蹲下身子,摳下草皮,抓了一把柔軟的土,“丫頭你看,這裡的土都是黑色的好地,肥的流油啊”
王姓姑娘也蹲下身子,抓了一把,眼淚一滴滴掉下來,滴在手心的棕黑色土壤上。
農民最渴望的便是土地,沒有土地也就沒有了活路。現在一下子就有了上百畝的土地,他們的腦子卻有點昏沉沉的,顯然是興奮過了頭。
“鐵柱,你不是總嫌咱家地少麼?這下好了,良田百畝,夠你小子忙活的了”隔得不遠,又是一家人家,一個憨厚的小夥子嘿嘿傻笑,不停的撓頭,“爹,咱家有這麼多地了,您看是不是得給俺找個媳婦?俺今年也老大不小了”
鐵柱不等他爹回答,撒腳在這蒼茫大地上狂奔起來,不停的呼喊著,隨著蒼天傳來的陣陣迴音,激盪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王姓姑娘站起身,看到正在撒歡奔跑的鐵柱,吃吃笑起來,鐵柱一回頭,兩個人四目相對,又都展顏一笑。
高元華看著得到土地後沸騰的老百姓,也笑了,“咱們東山軍就要一步步將這遼東蠶食掉,你們也看見了,遼東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如果咱們在這裡好好發展,多多移民,定是我東山軍的好助力。”
身後的將領船長們連連點頭,對高元華的話深表贊同。
東山軍為了此次移民,調動了所有的軍用船隻,甚至連松州剛剛造好的大船也抓過來使用,忙活了兩個月,這才將移民全部運往遼東,併為他們劃分土地,提供必要的生產生活物資。
在東山軍和蒙古部落的幫助下,移民開墾土地,砍伐樹木,建造房屋、圍牆,修築溝渠、道路,到處都是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由於移民任務過重,所以當最後一批移民來到遼東時,已經誤了農時,所以李輝讓他們種植生長期短的紅薯作物,最先前來的百姓則種植玉米和小麥。現在的水利設施沒有修建,也不具備種植水貂的條件,李輝準備以後移民在遼東生活穩定了再開鑿溝渠,利用遼河水源種植水稻。
第五卷 月照邊州 第六十六章 移民遼東(三)
移民們雖然遠離故土,但是新的土地給了他們新希望,每個人都幹勁十足。當然也不排除有好逸惡勞之人,對於這樣的人,李輝規定在六月初一日,自家田地耕種面的不到五成的,取消擁有土地的資格,派往掘港水泥廠充當苦役。
此令一出,移民震動,就連最懶的人也從剛剛壘好的炕頭爬起來跑到地頭,拿起東山軍統一發放的農具和種子,在地上刨起坑來。
與此同時,李輝從南京抽調了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