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3 / 4)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蝴蝶的出走

陽,想趁著滿清正困窘之時,談條件索回傳國玉璽。

錦州方面的是突如其來的,雖然還在激戰,但結果如何似乎已經可以確定了。

明軍的穿插部隊沿著大淩河輕裝疾進,幾乎與錦州清軍派出的援兵同時趕到了大淩河城下。只可惜錦州清軍主力被牽制吸引,緊急抽調的第一批援兵數量不多,大淩河城在歷史上又是幾拆幾建。已經殘破。

三四千清軍抵擋不住具有絕對優勢的明軍的猛攻,敗退下來。一部分逃回錦州。一部分經黑山、廣寧向瀋陽逃竄。而明軍佔領大淩河城後,立刻挖掘壕溝,並利用城池的殘磚條石修築工事,徹底封閉了錦州清軍逃往瀋陽的退路。

這樣一來,錦州清軍除了拼死衝開通路外,便只剩下北上義州。再走蒙古之地,穿過遼河套回瀋陽這一條路了。

噩耗傳來,錦州的清軍上下人心惶惶,將領們爭執不下,士兵們聽天由命。不用戰,在士氣上已經輸掉了這場戰役。

其實,失敗的陰影早已籠罩,後路被斷則是使失敗確定無疑了。當面的明軍已經難以抵擋,娘娘宮的防禦被東進兵團突破,在小淩河緊急佈置的防線岌岌可危,女兒河對岸的明軍又增加了援兵,正在沿河尋找可搭建浮橋的突破點。

一下、兩下、三下,錦州清軍對這連續的壓力支應乏術,只能是苦苦支撐,他們最希望的是瀋陽下達撤退命令,趕緊離開這即將戰敗之地。

最後一根稻草,或者說是令人絕望的訊息傳來,便徹底摧垮了清軍抵抗的意志和信心。甚至多數將領都反對向大淩河城突圍,而是要從義州遠道繞回瀋陽。

千防萬防,還是無法抵擋來自海上的突擊迂迴啊!俄爾哈面無表情,心中卻是冰冷一片,耳旁盡是軍官們的爭論。

“佔領大淩河城的敵人行動如此迅速,必是輕裝無疑,火力不猛,我軍調集火炮,聚力衝擊,大有成功之望。”

“即便是輕裝,那火槍也是有的,嚴整的方陣是輕易能衝開的?調集火炮,那更是笑話,對面的敵人是死人嗎,就在那看著咱們拖拉火炮,安然後退?”

“從義州退,那也是突圍。察哈爾部叛軍動向不明,其中不是也有明軍助戰嗎?歸路遙遠,殊不可測。”

“這不行,那不行,就在這裡等死嗎?難道盛京還能派出援軍,難道蓋州的友軍能抽出身來?”

“死守肯定是不行的。且不說能否有援軍,單憑敵軍的兵力和火力,這彈丸城池又能堅持幾時?”

俄爾哈心中清楚,這仗是沒法打下去了。不管是向北,還是向東,趁著現在還有一線生機,必須趕緊作出決定。向東突圍是下策,在明軍前堵後壓的情形下,不過是陷入了更嚴密的包圍。而且那位將領說得很對,火炮現在是累贅,既不能從容地運到東面進行突圍作戰,也不可能千里迢迢拖回盛京。

早撤早好,晚撤則有不測之禍。笨重的傢伙都要捨棄,憑著戰馬多的機動優勢,明軍應該是追之不及的。至於察哈爾部叛軍,難道比明軍還能對付?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就算被逼到絕路上拼死一戰,就算能殺傷比自身損失更多的明軍,但卻不是長遠的打算。

俄爾哈知道自己必須下這個決心,必須儘可能多地將有生力量儲存下來。戰爭必須要拖下去,才可能出現變數,而這個變數會是什麼,俄爾哈不知道,他只是迫切地希望能出現,能給滿人一個喘息的機會。

第一百四十二章 悲觀,慘淡

按照清廷祖制,未親政的皇帝處置政務,是全權委託輔政大臣的,每日會奏其實都是官樣文章,聽一聽就罷。

如今鰲拜連官樣文章也不願做了,以軍務緊急、事務繁多為藉口,早朝接見亦不出席。只有幾個無權的大臣陪著康小三,而資政大臣索額圖則按時跪在地上,乾巴巴地讀著奏章的節略。

而這些奏章,廷寄早已發出,康小三隻是帶著個耳朵來,聽與不聽聊勝於無而已。

“薩爾滸、大淩河、松錦之戰,明軍亦是兵力雄厚,卻遭慘敗,如今是怎麼了,是前線兵將畏死,還是後方指揮失誤?”康小三很是不悅,拍了拍龍案。

傑書等人不吭聲,現在的朝政都由鰲拜把持,前線兵將畏死倒不一定,若說到後方指揮失誤,那豈不是鰲拜的責任?

索額圖偷眼瞅瞅周圍,見沒人答言,便開口解釋道:quled“啟奏萬歲,今日之明軍不比往日,謂之兵精糧足亦不過分。且所採取之戰略十分毒辣,欺我滿人人少,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打的便是消耗的心思。所以,縱是以一換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