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因此而在西北再開戰局,且久拖不決的話。兩線作戰確實給財政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再考慮得深一層,烏喇特部雖然實力不強,但卻是烏蘭察布盟的成員之一。對其動手的話,烏蘭察布盟的四子王部落、茂明安部落、喀爾喀右翼部落(即達爾罕旗)等成員有何反應呢?
“當初定的戰略是以川、湘的錢糧供應甘陝,在今年收穫前。西北軍區不具備打大仗,打持久戰的條件。”朱永興聽完群臣的意見,沉吟著說道:“或許進攻有些勉強,但防禦則應無問題。蒙古諸部差不多都要求市易,我們是否可以根據這個來做文章呢?若是在東勝開邊市,能否使我軍不戰而取?”
朱永興的意思很明確,他也不希望西北有大規模戰事,但東勝是進入河套的基石,如果能透過互市引誘,迫使烏喇爾部讓出來,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萬歲,朝廷可派出能言善辯的說客,分化瓦解烏蘭察布盟,烏喇爾部獨力必然難支。”說到戰略問題,馬寶顯然已經研究過蒙古諸部的情況,所提的建議讓朱永興頜首不已。
“說客嘛,朕覺得叫外交家更合適。”朱永興笑道:“烏蘭察布盟只是其一,漠南、漠北、漠西的蒙古諸部都要聯絡,或拉攏,或挑拔,或扶持,或打壓,或以市易誘之,或以兵威壓之,總要使北疆安寧,並儘量為我所用才好。”說著,他將徵詢的目光轉向國安部尚書葉虎。
“啟奏萬歲。”葉虎躬身作答:“北京情報站在北地時間最久,又建了大同、張家口等分站,吳老道、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