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蓄。朱永興不得不又借錢維持,商團倒是很踴躍,還有無償捐輸的,只為了民爵名銜,日後在明軍控制的東南沿海能夠方便行走。但朱永興對於民爵的頒封還是比較謹慎,而向民間發行公債,則還有發動民眾的意思。
朱永興粗粗看過戰鬥經過。卻專心尋找繳獲的數字。然後,他笑得暢快起來。“這耿逆倒是個摟錢的好手,可惜落了暴斂的惡名,最後還得給咱們送上份大禮。”
耿精忠襲封王爵後,縱使屬下“苛派伕役,勒索銀米”,並奪農商之業。“以稅斂暴於閩”。不僅民憤極大,更聚斂了鉅額財富,卻讓明軍既得了為民除害、解民倒懸的好名聲,還得到了不下二百萬銀子的財物。
“皆賴殿下洪福,方得此大勝。”易成笑著恭維了一句。伸手指了指發行公債的文書,問道:“那這公債是否可緩行?”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搖頭道:“不,還是照計劃發行,讓民眾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共同參與到這場國戰之中。嗯,昆明光復,減免滇省賦稅一年;廣州光復,亦是如此;這福州,還是照舊例,不可厚此薄彼。”
一面借錢,一面減免,看似有些矛盾,但性質卻不同。有借有還,民眾沒有損失,還能賺些利息。可要是明軍敗了,清軍再捲土重來,那可就收回無望了。減免則有戰爭紅利的意思,讓百姓感受到戰爭勝利所帶來的好處,感覺到自己的支援擁護是值得的。
“福州一下,閩省可定,我軍徑可直取江浙,進而光復江南。”易成說著說著,顯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