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的經濟,至少分成三大部分:第一是滿洲,即1931年後在日本控制之下的地方,現在稱為東北;第二是通商口岸城市,這裡是外貿和現代工業發源地;第三是廣大的農村,這裡除鐵路和輪船帶來商業的便利之外,現代化影響還比較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貨膨脹就開始受到控制,捐稅的基礎擴大了,政府的財政收人從1950 年的65 億元增長到1951 年的133 億元。財政繼續有赤字,發行公債可抵消4O %赤字。公偵不是用人民幣計價,而是以商品單位計價,可以作為銀行儲蓄。南京政府的國庫收人大約是國內總產值的5 %到7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產品繳稅部分,1952 年估計為經濟產值的24 % ; 1957 年估計為30 %。私營資本主義工業與國營合併之後使用了區別稅率和信貸政策。l949 年佔到一半以上的私營部分,到1957 年已降到l / 5 以下。但地方手工業仍然大部分為私營。
1953 一1957 年問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總的說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國民收人平均增長率為8 。 9 %。農業生產增長約3 。 8 % ,而全國人口只增加了2 。 4 %。這可以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作一比較,它們的國民收人平均增長率為2 。 5 %。印度在本世紀匆年代國民收人的增長率不到2 %。另一個指標是,1957年中國人均壽命為57歲,到1957 年為57 歲。小學人學兒童比率由20 。 5 %增長到50 %。總的說來,城市工資大約增加了l / 3 ,農民收人增加1 / 5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投資紀錄和蘇聯的工業化期間差不多一樣,雖然中國人均國民收人只佔到蘇聯1928 年人均收人的l / 2 到l / 4 。在採用蘇聯模式進行快速工業化,即以犧牲農業而進行重工業建設時,中共沒有搞清楚一個事實,即在蘇聯,人口與資源的比例有利得多,而且蘇聯在革命前的工業也已經先進得多。中國將大約全部工業投資的半數都投在蘇聯幫助建設的156 個專案中,這些專案都是大規模的,以資本為主的。156 個蘇聯幫助建設的廠礦幾乎全部都是重工業,並且設在內地,如武漢和包頭,遠離海岸和上海、天津等地。但是依核蘇聯的援助是付了很高代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投資為25 億元,蘇聯的幫助是以借款的形式,德年撥給6000萬元左右,全部都要償還的。蘇聯派到中國約10 萬名專家,中國派往蘇聯受訓練的是28000人。這些蘇聯貸款總數約為中國工業總投資的4 %左右。當然蘇聯在技術上比中國先進一步,但是整個說來,蘇聯的援助,價值上是有問題的。
所有這些因素,都使1958 年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籌劃者們認為:重工業不應受到那麼大的重視,而農業和輕工業應該得到較多的投資;農村情況改善了,對於城市的長期進步是很必要的。籌劃者們還感覺到,大規模的工廠不如小規模的工廠在內地更有效益些。小的地方工廠,雖然技術上不那麼先進,卻可以利用當地的勞工和原料,減少運輸費,並可推動內地的工業化。同時,籌劃者們也想減少對蘇聯的依賴。最後還有一個事實促成他們改弦更張,這就是:農業集體化並沒有明顯地增加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生產。不過1956 年討論過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沒有公佈,因為它到1958 年春季已被“大躍進”所壓倒。
知識分子問題
在“大躍進”的背景中,與經濟無大關係的另一個大問題是知識分子和教育問題。如果知識分子仍然遵循孔子模式的譯諫,學生們在學校裡仍然讀那些經書和自由讀物,革命怎麼能成功呢?毛澤東沒有受過很多自由教育,但是他知道他要的是什麼― 知識分子應擁護國家政權,教育要普及到農民群眾中去並改造他們。因為在這個問題上,他最後終於遭受失敗,所以我們停下來回顧一下中國的教育經驗是必要的。
知識分子和國家政權的關係,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長期以來都是一個爭執不休的問題。我們只要回憶一下西方經驗是如何複雜和多種多樣,就不難看出在中國情況同樣是複雜和多樣化。如果我們不能看出這一點來,那隻不過由於我們的無知罷了。
常常有人說,在加世紀初和20 世紀20 年代,由於沒有一箇中央政權,軍閥各據一方,倒為知識界提供了百花齊放的舞臺。這種概括化的說法是不完整的,它忽視了一個事實,就是:2O 世紀把外國思想的重大刺激力帶進了中國。中國過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