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陡然意識到自己的語氣實在有些不妥,上前一步跪在地上,肯切地道:“陛下乃是我大秦重振始皇當日勝景的希望,做臣子的莫不期盼陛下龍體無恙,蒙恬話有不敬之處,還請陛下責罰!”
張啟低嘆一聲,知道蒙恬一時情切,亦不忍責罰,不由點頭道:“能有將軍這樣真心直諫的臣子,才是我大秦復興的希望!將軍快快起來吧!”
說畢,上前一步,親手將跪在地上的蒙恬扶起。這時,他看到了蒙恬如注的目光中燃燒著一抹從未有過的烈焰,令人隱隱感到他此刻心情之洶湧!
迎著張啟那誠摯的目光,蒙恬只覺自己的心被劇烈的撼動了一下,情不自禁地點頭道:“陛下如此看重蒙恬,蒙恬只有為陛下鞠躬盡瘁,才能報答陛下如此恩情!”
(如果章節有錯誤,請向我們報告)
第二十九章 初聞張良
一個月後,張啟帶領三十萬大軍北渡淮河,經過千里跋涉,在洛陽小做停留之後,留下二十萬精銳秦軍,率領餘下的十萬秦軍,繼續向西直奔函谷關。
這時,天氣已經開始轉暖,北風不再刺骨,張啟擔心北方的局勢,幾乎是一路馬不停蹄地急趕,只是在洛陽小做停留,便匆匆起程。趕到久別的函谷關下時,已經秦二世三年的二月了,咸陽宮廷的亦傳來佳訊柔兒懷孕已經五個月,一切情況極是穩妥,這讓張啟在焦急中平添了一絲安慰。想到遠在咸陽久別的妻妾,張啟愈發歸心似箭。
夕陽中,遠遠便可望見函谷關高大的城牆沐浴在一片耀眼的金色中,駐守函谷關的章邯,已升為左將軍,此時正率領軍中眾將,與丞相馮去疾一同早早便等候在函谷關前迎接張啟的御駕。
張啟這時由於親自領軍,一戰而誅名震六國的楚霸王項羽,名震天下。訊息傳到咸陽,滿朝上下為之欣喜若狂,咸陽百姓莫不奔走相告,一時之間,張啟被大秦上下奉為不世之君,接到張啟御駕北上的訊息,馮去疾便匆匆自咸陽趕到了函谷關,與章邯一同迎接聖駕。
坐在六匹黑色戰馬駕轅的寬大馬車內,張啟剛剛小睡了片刻。這架馬車乃是大軍在洛陽修整時所造,為洛陽郡守所獻。張啟本不願乘坐,但是蒙恬考慮到張啟的身體,堅決不肯再讓他騎馬疾馳,這才換上了這架豪華型馬車。
馬車內,不但可供坐臥,更是煞費苦心地置有一個小小書櫥,俱是新紙抄寫而成,方便張啟的隨侍翻閱。
一覺醒來。看到車窗外一片落日餘輝,將半個天際染得通紅,這才驚覺自己竟差點睡過了頭。這時,只聽韓煥在車外小心地道:“陛下,函谷關就在眼前,陛下是否換乘戰馬?”
張啟聞言,不覺點頭道:“朕就在車內吧,命章邯不必接駕,朕在函谷關內再見他。”
韓煥聽到張啟不準備下車,不由急忙補充道:“陛下。馮丞相親自在關下迎接聖駕,若是陛下不見。豈非令老丞相空等?”
張啟不禁有些意外,訝然道:“難道咸陽發生了什麼變故?”
說畢,起身大步來到車外舉目望去,果然看到馮去疾一身黑色深衣頭戴黑色纀巾,神情莊重中透著幾分難以掩飾的欣喜和激動。看到張啟那熟悉的身影,立刻上前恭聲道:“老臣。馮去疾見過陛下!”
說畢,便要下跪行禮,卻被張啟身邊的韓煥一把扶住,只聽張啟朗聲笑道:“丞相年高無須如此大禮,快些平身吧。”
章邯等人卻不敢怠慢,紛紛同時跪倒在地同聲高呼道:“臣等恭迎聖駕,陛下萬歲!”
張啟淡淡地點頭道:“大家都平身吧。”
邊說,邊下車,向馮去疾道:“臣相忽然來函谷關,莫非是有什麼事情?”
馮去疾呵呵一笑道:“朝中眾臣都十分掛念陛下。尤其是陛下神兵天降解了鉅鹿之圍,將項羽殺得落荒而逃,絕望自盡,我大秦的子民莫不欣然鼓舞,陛下的大捷如今以成為我大秦黎民地安穩民心的一劑猛藥。朝中更是百官勤勉,不敢有絲毫懈怠,實在是我大秦的吉兆!”
張啟聽馮去疾說朝中無事,纏繞在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的登時一掃而光,在章邯的引導下向臨時休息的別院走去。按照章邯和蒙恬的本意是想為張啟在甘谷關內修建一座行宮。已被張啟這幾天的休息之用。
從垓下起程時。蒙恬便請旨修建,卻被張啟拒絕了。因為張啟覺得。自己不過在函谷關休息兩三天,視察了軍務之後,便要返回咸陽,行宮修建還要動用軍隊,在這樣大戰開始之際,給自己弄這種享樂性的東西,並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勉強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