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3 / 4)

小說:漢騎 作者:江暖

是喜峰口一帶。”李信想了想說道:“聽說林丹汗當初與藏傳佛教的人有點聯絡,現在的青海還那些可汗的手中,我準備親征青海,不知道元直以為如何?”

“主公英明。”石元直想也不想就說道。

在明崇禎六年八月三十日這一天,李信領軍八萬人,讓蔣毅坐鎮雲中,楊雄為東面行營主管,監視建奴,何可綱為北面行軍主管,監視科爾沁,自己統帥三軍,朝青海殺了過去,一時間天下震動。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李信悄悄的將東面的牧民盡數轉移出來,而在朝廷,崇禎皇帝接到李信轉移牧民的報道之後,並沒有做大的理會。但是對於李信建議加強遵化守備的時候,崇禎皇帝想了想,還是命密雲總督吳阿衡前往遵化加強守備,命兵部尚書張鳳翼加強了九邊防禦。

至於李信率軍進攻青海一帶的蒙古軍隊,崇禎皇帝也僅僅是嘉獎了一番,命洪承疇、曹文詔等人加強戒備而已。

對於明朝朝廷來說,只要李信不進入中原,任由他在哪裡禍害就是了,他想殺哪裡就殺哪裡,自從李信建軍到現在,朝廷沒有支付一點軍費,李信桀驁不馴,朝廷也指揮不了此人,幸好李信比較識相,從來不進攻中原,不騷擾九邊等邊關,使的朝廷對漠北的防禦輕鬆了不少,崇禎皇帝還準備削弱九邊防禦,讓洪承疇、曹文詔等猛將進入中原,剿滅匪患呢!只是遭到閣老們的反對,才收回了命令。

不過,相對於明朝內部的反應,在建奴這邊卻是起了軒然大波,與崇禎不一樣的是,建奴很重視李信的一舉一動,在他看來,李信的一舉一動,都是有計劃的。當李信率領大軍進攻青海的時候,皇太極在鳳凰樓召集眾文武大臣,商議此事。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李信到底是幹什麼去了。

“李信這個傢伙就是不得消停。”代善深深的嘆了口氣,自從有了李信的存在之後,建奴屢次受其影響,名聲差了許多,這樣的人,為何出現這裡,他的兵馬這次又有動靜,雖然不是指向建奴的,可是也讓人膽戰心不是。

“他這次是進攻青海,看樣子是想攻佔青海一帶了?”皇太極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李信是他的老對手,他的一舉一動,皇太極都要小心翼翼的應對,誰知道那隻狐狸會有其他的什麼詭計。所以崇禎皇帝用不確定的眼神望著范文程和寧完我兩個智者。在建奴軍中,也唯有這兩個人有點智慧了。

“微臣以為李信是看在我們這邊佔不到便宜,重心轉移了。”范文程想了想,終於開口說話了,說實在的,他也不知道李信是不是真的西進了,實在是因為李信這個人太奸詐的緣故。

“微臣以為李信必定是西征了。”相比較范文程,寧完我卻是回答的鏗鏘有力,語氣顯的極為肯定,眾人紛紛望了過去,就是皇太極也用驚訝的眼神望著他。

“不知道皇上可曾注意過,李信從七月份就開始將東邊的牧民盡數西遷。”寧完我忽然指出一個情報來,只聽他很得意的說道:“李信這是要避免與我們發生戰爭,所以才如此。”

眾人聽了之後,雙眼一亮,就是皇太極也想了想,點了點頭說道:“李信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他的實力看上去很強大,但是實際上,在我與中原之間是有著很大的距離的,與我們相爭鬥,最起碼也是一個失敗的局面,所以先撤出東邊的牧民,收縮兵力,暫時不與我們相抗爭,一心想著征戰西面,奪取更多的土地和資源,這樣一來,就有足夠的縱深和資源與我們相抗衡,此人難得,善於隱忍。恐怕就是崇禎也小瞧此人了。”

“皇上,既然如此,我們就趁著他西進的時候,進攻李信,弄不好還能攻佔李信的老巢呢?”多鐸大聲的說道。他在李信手下可是吃了不少的苦頭。能找到一個報復李信的機會,他是不會放過的。

“不行。皇上的軍隊暫時不能進攻李信。”范文程大聲反對道:“皇上,李信雖然率軍西征,但是他仍然留下了足夠的力量防範我們,蔣毅、楊雄、何可綱都是名將之選,乃是李信的左膀右臂,這次西征都留了下來,這分明是要防備我們的。”

第356章 相互算計

“李信好不容易離開了老巢,難道我們就這樣放棄這麼好的機會不成?”多爾袞淡淡的說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多爾袞也經歷了數次戰火,征討朝鮮、入侵明朝,這次更是將科爾沁部族徹底的收入大金的手中,聲望日益增高,連帶著本人也變的沉穩了不少,深得皇太極的信任。

“不,如此好的機會就這樣放棄了,那就是上天也看不過去。”范文程大聲說道:“我們要進攻,而且要大膽的進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