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1 / 4)

小說:漢騎 作者:江暖

“內憂外患,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同舟共濟才對,朝廷卻分成了兩派,為了一點權力而爭鬥,這樣的朝廷難怪能將天下治理成這個模樣。”宋獻策幸災樂禍的說道。他現在在李信內部已經站穩了腳跟,聲音也逐漸大了起來。

“旅順口失守之後,朝廷又派了何人鎮守?”李信忽然想到了什麼,對石元直問道,張採等人豎起了耳朵。李信不是有意詢問此事的,肯定是有其他的想法。

“一個叫做沈世奎人做了代總兵。”石元直掃了眾人一眼輕輕的說道。

“可有此人的資訊?”李信又問道。

“此人的女兒曾經是毛文龍的侍妾,此人好殺,貪財,極為驕橫,橫行皮島,眾將無人能治。”石元直按照情報上說的念道。

“朝廷居然讓這樣的人做了皮島總兵?”李信有些驚訝的說道。將領驕橫本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這樣的人做衝鋒陷陣的將軍還行,若是做了一軍之主,遲早是出事情的,尤其是仗著裙帶關係上來的人更是如此了。

“可不是嗎?大概是因為他在皮島的時間很長,所以朝廷才會讓他做總兵。”宋獻策冷笑道:“此人做總兵,皮島從此不為朝廷所用了,錦州的壓力也增大了許多。”

“可惜了,可惜了。”李信搖搖頭,他感覺到有一絲惋惜。

“侯爺,我軍剛剛佔領了大量的地盤,西至弱水,北至科爾沁,東至大興安嶺,這廣大的一塊還需要消化,還是不要生事的好。”張採聽了李信的語氣,還以為他又要尋找地方進攻對方了,趕緊說道。

“這個我自然知道。”李信點了點頭,說道:“這段時間,還是休養生息的好,將士們近半年的征戰都辛苦了,若是再打下去,恐怕也接受不了。”李信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戰爭這根弦要繃緊,但是也不能老是進攻,尤其是李信這麼多年入主草原,每年都在打仗中度過的。雖然有七大世家支撐,可是將士們的身體也不是鐵打的,再打下去,遲早有崩潰的時候,李信也會走上窮兵黷武的時候。在一定的時候,內政治理,恢復生產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夯實根基,現在李信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夯實根基。

都說農民軍厲害,但是實際上,真正成事的又有多少,就是如此,中原大地烽煙四起,看上去到處都是烽煙,然而,這些農民都不會成事,包括日後差點成就大業的李自成,現在都是流寇作戰,攻打一處就毀一處,沒有任何的根據地,就是如同無根之浮萍,成不了大事,只要朝廷緩慢剿滅,一步一個腳印,將這些人逼的毫無退路了,自然就能取得勝利,可惜的是崇禎皇帝或者他的朝廷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見識,東一榔頭西一斧子,朝廷的百萬大軍被這些義軍牽著鼻子轉,加上朝廷戰後政策的變化多端,賦稅壓的百姓都承受不住,自然是戰火綿綿,按下了一個葫蘆,另一個又起來了,弄的軍隊疲憊不堪,將領們也是苦不堪言。偏偏崇禎皇帝還是一個急性子,這邊剛剛打了一個敗仗,崇禎皇帝就發火,下旨訓斥是輕的,丟官去職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而軍中的後勤又跟不上,這樣的軍隊,如何能打勝仗呢?

李信不是崇禎,也不是李自成這樣的流寇,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崇禎六年六月十三日,李信在琉璃宮下達命令,抽調老弱前往河套一帶進行開墾荒地。種植小麥等農作物,爭取做到炎黃軍內部糧食的自給自足。

第351章 周延儒罷相

北京內,周延儒府邸,這位當初意氣風發的周延儒這段時間,明顯的感覺到一絲疲憊,溫體仁的咄咄逼人,還有其他來自各方的暗箭,讓這位首輔大人身心疲憊,更重要的還是崇禎皇帝的不信任,更是讓周延儒感到一絲淒涼。

“李信,其智不小。”此刻的周延儒面前擺放的是李信淘汰老弱,並且加強了移民,以山西七大世家為首的晉商們在全國各地鼓吹李信,宣揚河套好風光,鼓勵那些失去土地的流民前往河套一帶墾荒。這固然是幫助朝廷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但是周延儒還是能從其中察覺到一絲陰謀,李信這是在擺脫中原的前奏,河套一帶本就是土壤肥沃的地方,黃河在此弄出了一個碩大的“幾”字,早就了一個塞上糧倉,李信現在糧草都依賴中原,一旦他有反意,中原只要關閉宣府等關隘要塞,失去中原糧草支撐的李信,很快就和以前的歷朝歷代草原部族一樣。但是一旦讓李信有了自給自足的機會,周延儒可以斷定,李信絕對不是一個久居人下之輩。

“溫體仁昏庸無能,這樣的人也想著做首輔。”周延儒又想到了溫體仁,這個傢伙為了打倒自己,居然利用李信來打擊自己,也不想想,李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